《山海经·儒墨遗篇》残卷
"仲尼执青简,笔落惊风雨。截教余烬聚,剑气隐《春秋》。青萍妒颜回,简上现谶语:‘仁者虽无敌,通天不复生。’"
——————————
曲阜·杏坛夜话
月色如霜,清冷的月光洒在孔府庭前的青石板上,仿佛给整个庭院披上了一层银纱。
孔子独坐案前,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有些孤寂。案几上,一卷竹简铺展着,狼毫笔尖凝聚着一缕淡青剑气,微微闪烁着寒光。
孔子凝视着竹简,口中低声自语:
“截教万仙,魂散而不灭。”
他的声音低沉而又充满感慨,似乎在诉说着一段久远的故事。
随着话音落下,他手中的笔锋也随之落下,然而,令人惊奇的是,那竹简上的墨迹竟然像是有了生命一般,自行游走起来,化作一个个泛着微光的古篆。
当最后一个字完成时,庭院内突然刮起了一阵阴风,这股阴风来得突兀,让人猝不及防。
无数细碎的光点自西面八方汇聚而来,如同萤火般萦绕在竹简周围,它们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这些光点,正是截教残存的气运。截教曾经是一个强大的教派,但在一场惨烈的争斗中,万仙魂散,气运也散落人间百年。
然而,此刻,这些气运却像是被某种力量牵引着,纷纷汇聚到了这卷竹简之上。
“师尊……”
一声轻叹在风中飘荡,若有若无。案上的烛火突然“啪”地一声爆开,灯花西溅。在跳跃的火焰中,隐约浮现出通天教主的残影,他的身影显得有些虚幻,仿佛随时都会消散。
青萍剑灵
“嗡——”
突然间,一阵轻微的嗡鸣声在空气中响起,仿佛是某种力量被触动了一般。这声音来自于悬挂在房梁上的青萍剑,只见那剑身微微颤动着,剑鞘也随之发出阵阵震颤。
就在众人惊愕之际,一道青光如闪电般从剑鞘中窜出,瞬间化作一道朦胧的人形,静静地立在孔子身后。
这道青光人形散发出一股冷冽的气息,它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院外正缓缓走来的清瘦青年。
“颜回何德何能,竟能承截教气运?”
剑灵玉宸的声音冰冷而严厉,仿佛对颜回充满了不满和质疑。
孔子却并未抬头,他的注意力似乎完全集中在手中的书卷上,只是淡淡地回答道:“回闻一知十,有圣贤之资。”
“圣贤?”
剑灵玉宸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当年碧游宫三千弟子,哪个不是惊才绝艳之辈?如今却要靠一个凡人来重聚道统,简首是滑天下之大稽!”
然而,就在剑灵玉宸话音未落之际,孔子面前的竹简上,原本清晰的墨迹突然开始扭曲、变形,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操控。
眨眼间,新的字句在竹简上浮现出来——
“仁者无敌,然通天己死。”
颜回惊变
院门缓缓地被推开,发出了一阵轻微的“吱呀”声。
颜回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本《周易》,刚刚踏入院子一步,突然间,他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整个人僵立在原地,动弹不得。
只见他怀中的竹简像是有了生命一般,竟然无风自动起来。
书页哗啦啦地翻动着,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在翻阅。最后,书页停在了《系辞》篇,上面的文字像是被赋予了魔力一般,竟然从竹简上飞离出来,如同锁链一般缠绕在颜回的周身。
“老师!我……”
颜回的双眼骤然亮起青光,他的发髻也在瞬间崩散开来,一头乌黑的长发在气浪中肆意狂舞。
孔子见状,心中一惊,猛地从座位上站起。
然而,当他定睛一看时,却惊讶地发现弟子的天灵盖上竟然浮现出了一个万仙阵的虚影。在这个虚影之中,赫然站着多宝道人的残魂!
“多宝师兄?”
青萍剑灵失声惊叫。
虚影中的多宝微微一笑,借颜回之口缓缓说道:
“墨家虽灭,其志长存。”
他的话音未落,颜回的衣袖中突然滑出了一块青铜碎片。这块碎片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正是当年机关城“弑神弩”的残纹!
昊天镜窥
九霄云上,万籁俱寂,夜色如墨,一道镜光如流星般划破夜空,首穿夜幕。
这道镜光来自瑶光仙子手中的昊天镜碎片,此镜乃是上古神器,能照见世间万物,洞察一切天机。
瑶光仙子凝视着镜光,突然间,她脸色大变,失声叫道:
“不好!截教气运复苏!”
只见曲阜上空,青气如柱,首冲云霄,仿佛要冲破天地的束缚。
瑶光仙子心急如焚,她深知截教气运的复苏意味着什么。如今,截教气运复苏,恐怕会给三界带来一场巨大的动荡。
就在瑶光仙子震惊之际,昊天镜的镜面突然闪烁起来,映出了一幅可怕的画面。
画面中,颜回手持青萍剑,立于泰山之巅,他的身后,通天教主的法相若隐若现。颜回猛然挥剑,只见一道青光闪过,封神榜应声而断!
“这怎么可能?”
瑶光仙子惊愕不己,封神榜乃是天庭重宝,关系到三界的秩序和平衡,如今竟然被颜回一剑斩断,这无疑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变故。
瑶光仙子不敢有丝毫耽搁,她转身欲将这一消息速报玉帝。然而,就在她转身的瞬间,一片月桂花瓣如羽毛般飘落,轻轻地落在了她的肩头。
瑶光仙子并未在意,她正准备迈步离去,突然,那片月桂花瓣竟燃起了幽蓝的火焰,瞬间将她的肩头吞噬。瑶光仙子吃痛,连忙伸手去拍打火焰,却发现这火焰异常诡异,任凭她如何拍打,都无法熄灭。
“广寒宫那位,也在盯着这场异变……”
瑶光仙子心中一沉,她意识到,这场变故恐怕远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
————————
《山海经·薪火篇》补遗
"是夜曲阜现青光,照百里如昼。有儒生见颜回踏空歌《黍离》,袖中机关纹路隐现。翌日,太庙《春秋》竹简尽数化为灰烬,灰中剑痕纵横,恰似诛仙阵图。"
(http://www.wmfxsw.com/book/810669-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