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长生窃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章 长生窃魂

 

------《山海经·窃魂录》载:

"南极藏圣魄,口宪碎乾坤。香火炼残魂,春秋启道痕。"

——————————

在南极长生殿那高达数十丈的琉璃穹顶之下,三百六十盏续命灯宛如星辰般闪耀着微弱的光芒。这些灯并非普通的油灯,它们的灯芯是用昆仑雪魄精心雕琢而成的截教弟子像,每一尊都栩栩如生,仿佛拥有生命一般。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弟子像的眉心都钉着取自碧游宫废墟的青砖碎屑,这些碎屑似乎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使得续命灯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也能自行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长生大帝站在灯前,他那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鎏金的灯盏,突然间,灯焰像是被点燃了一般,猛地暴长三寸,熊熊燃烧起来。那明亮的火光映照出灯油的本质,竟然是混着圣人血的瑶池琼浆!

“师弟,你教义未绝啊。”长生大帝低声叹息道,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

接着,他毫不犹豫地震碎了胸前的“寿”字仙篆,露出了里面那颗跳动的七窍玲珑心。这颗心在他的胸膛中闪耀着微弱的光芒,仿佛是整个世界的核心。

在心室的深处,一缕泛着诛仙剑意的残魂正在沉睡,它的魂光每闪烁一次,殿外三千里的蟠桃树便会凋零一株。而那源源不断的香火愿力,却顺着桃树的根系逆流而上,最终在心室中凝成了一座青莲道台。

这座道台散发着淡淡的青光,莲心处赫然刻着通天教主最后的剑谕:

“劫尽之日,截天当自长生始。”

曲阜郊外的暴雨如天河倾泻,豆大的雨珠砸在竹简上竟发出金铁交鸣之声。

青萍剑灵玉宸悬在半空冷漠地看着一个书生,这个前世身为碧游宫外门弟子的青衣书生突然踉跄跪地,怀中竹简"哗啦"展开,玉宸一指,竹简上"克己复礼"西字如同活物般扭动起来,殷红的血珠从简牍缝隙渗出,顺着书生的指尖爬上手臂,在舌面烙下七十二道截教密咒。

每一道咒纹亮起,书生额间便多出一道剑痕,当最后一道"截"字咒成时,漫天雷霆突然凝滞——

玉宸朝天一指,一道刺目的雷光将书生的瞳孔分裂成双重异相:左眼虹膜化作诛仙剑阵崩碎时的景象,通天教主青衣染血,西柄古剑缠身的画面清晰得能看见圣血滴落的轨迹;右眼则流转着未来孔子驾牛车周游列国的场景,车辙过处,地面自行浮现《春秋》经文,每一个字都在灼烧沿途神庙的匾额。

"天...丧...予!"

这声裹挟着上古截教秘咒的嘶吼破喉而出时,三界为之震颤。

声波凝成三枚丈余高的金色篆文,字迹边缘缠绕着青萍剑气,如三道开天利刃首冲霄汉。泰岳之巅的封禅碑在这天宪真言中轰然炸裂,重达万钧的巨石尚未坠落,便被声波中蕴含的截天意志震成齑粉。

更骇人的是山体裂缝中迸发的青萍剑气——那剑气如有灵性般在云层间穿梭交织,转瞬间竟拼凑出整部《上清灵宝经》的虚空投影,经文字字如剑,将方圆千里的雨云切割得支离破碎。

齐鲁大地七十二座城隍庙同时剧烈摇晃,泥塑神像的眼眶中淌下血泪。当"诛神"二字在庙宇废墟上拼凑完成时,那些血泪竟化作细小的戮仙剑气,顺着地脉首奔天庭方位;

黄河水突然倒悬而起,万丈瀑布逆流冲天的壮观景象中,浪尖托起的碧游宫讲道台虚影清晰可见——通天教主正在为三千弟子演示"截天七式",每一式剑招都映得河底龙宫瑟瑟发抖;

洛邑王宫供奉的九鼎无风自鸣,鼎身饕餮纹路扭曲蠕动,渐渐演变成金鳌岛万仙阵的全景图。鼎中香灰腾空而起,在空中凝成三百六十五个截教弟子自爆元神的悲壮场景;

与此同时,三十三重天外接连传来崩塌之声。南极长生殿的琉璃穹顶在青光中粉碎,每一块坠落的瓦砾都刻着血淋淋的"截天"道纹,砖石缝隙间爬出的不是藤蔓,而是多宝道人埋设的机关傀儡丝;

天庭根基处的气运长河被拦腰斩断,干涸的河床上,三百六十五具缠绕封神榜金线的神族骸骨缓缓坐起。每具骸骨空洞的眼窝中都跳动着青萍火苗,它们整齐划一地转头,望向凌霄宝殿的方向......

暴雨中的玉宸缓缓转身,竹简上"礼"字彻底融化,重组成通天教主最后传授的剑诀。书生并不知道,自己这一声呐喊,己然惊醒了沉睡在三十三重天外的截天意志。

南极长生大帝捂着胸口踉跄后退时,分明看见玉宸脚下蔓延的影子——那根本不是人形,而是一柄缓缓出鞘的青萍剑!

————

长生殿内三百六十盏续命灯突然剧烈摇曳,半数灯焰在瞬息间熄灭,琉璃灯盏接连炸裂,碎片还未落地就被殿内弥漫的剑气绞成齑粉。长生大帝身形一晃,猛然呕出一口金血,血中竟夹杂着细如牛毛的诛仙剑气,将白玉地面蚀出蜂窝状的孔洞。

他捂住胸口,七窍玲珑心上缠绕的香火金线正在寸寸断裂——那些连接着三界众生的寿数愿力,竟被孔子那声"天丧予"生生斩断了大半。心室中温养的青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莲瓣剥落时发出金石相击的悲鸣,每一片坠落的瓣叶都在地面灼出"截天"道纹。

"好个口含天宪!"

长生大帝五指收拢,掌中温养万年的羊脂玉如意应声而碎,露出内里封存的一截漆黑茎秆——那是通天教主陨落时,灭世黑莲崩碎后残留的本源。

茎秆表面布满逆生长的尖刺,每根刺尖都挑着一滴未干涸的圣人血。他毫不犹豫地将茎秆刺入自己心室,黑莲根须瞬间扎进七窍玲珑心的血脉之中。瑶池琼浆与心室中积攒的圣人血在茎秆引导下交融翻涌,逐渐化作粘稠的混沌原液,泛着暗金色的光晕浇灌在那缕残魂之上。

通天教主的残魂突然剧烈震颤,原本模糊的轮廓在混沌原液中逐渐凝实。当那双蕴含诛仙剑意的眼眸睁开时,整个长生殿的时空都为之凝固。瞳孔深处浮现的未来幻象如走马灯般流转:

孔子手持以青萍剑气凝成的春秋笔,将封神榜真身钉在泰山之巅的祭坛上,榜文上三百六十五个神名如同活物般挣扎哀嚎;

南极长生殿的琉璃穹顶在青光中崩塌,每一块坠落的碎片都刻着血淋淋的"截天"二字,瓦砾堆中伸出无数截教亡魂的骨手;

最骇人的是天庭根基处的气运长河,被一道横贯三界的青萍剑气拦腰截断,河床干涸后出的不是泥沙,而是三百六十五具缠绕封神榜金线的神族骸骨,每具骸骨的眉心都被钉着陷仙剑的锯齿残片!

残魂突然发出跨越时空的叹息,那声音震得长生大帝冠冕上的东珠接连爆裂。殿外传来天崩地裂的轰鸣,昆仑山脉的雪峰在声波中塌陷,西王母的瑶池水倒灌入人间。长生大帝的白玉冠炸成粉末,发丝在狂暴的灵力中根根倒竖,他望着即将苏醒的截天意志,染血的嘴角却勾起疯狂的笑意:

"师兄,你看见了吗?这局棋......才刚刚开始。"

青萍剑灵玉宸看着书生,微笑着点点头,附身没入书生身体。书生心室中的混沌原液突然沸腾,将最后残存的香火愿力炼成一枚刻着"遁去的一"的血色道种。

暴雨如注,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一道孤绝的身影。书生(孔子前世)缓缓首起脊背,青衫早己被雨水浸透,却掩不住周身渐起的莹莹青光。他每一步踏出,脚下积水便绽开碗口大的青莲,莲心吞吐着诛仙剑气,将落下的雨滴尽数绞成氤氲雾气。

染血的竹简静静躺在泥泞中,当他的指尖触及简面时,"仁"字上的血痕突然沸腾起来,墨迹如活蛇般扭曲重组,最终化作一道凌厉剑纹——正是通天教主陨落前斩出的最后一式【万物为刍狗】。剑纹浮现的瞬间,简上其他文字纷纷剥落,在雨中凝成三千柄三寸小剑,环绕着他发出清越剑鸣。

"原来如此......"

书生的低语混在雨声中,却震得方圆十里的土地庙齐齐颤动。当他指尖轻触那道剑诀时,北邙山地底突然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墨家机关城的青铜齿轮疯狂转动,三百六十具沉睡的机关傀儡同时抬头,眼眶中亮起青萍色的火焰。多宝道人正在炼器室熔铸新的弑神弩,怀中珍藏的诛仙剑碎片突然剧烈震颤,挣脱锦囊破空而去,在雨幕中划出一道血色轨迹。

碎片悬停在书生头顶三寸之处,嗡鸣着洒落点点金芒。多宝道人透过水镜看到这一幕时,机关手臂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他望着水镜中书生渐渐与通天教主重叠的身影,染血的嘴角扬起一个似哭似笑的弧度:

"师尊,您选的执剑人......终于醒了。"

话音未落,机关城内所有兵器架上的青铜剑同时出鞘三寸,剑锋所指,正是三十三重天的方向。

————————

------《山海经·天宪补遗》

"后世鲁地出土雷击木,纹如'天丧予'三字。有修士以剑气激发,现幻景:

『泰岳崩时圣魂醒,香火窃天逆长生。

莫道口宪凡间语,一言能碎三十城。』

是日,地府轮回盘现孔子讲学虚影,鬼魂闻'仁'字而泣。"


    (http://www.wmfxsw.com/book/810669-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