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大采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九章:大采买

 

一匹布料大概能做两套衣服还有的剩,就是裁剪费事,一般人还不会,李青禾是个医生,最是忙的。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医生配警察,生个娃娃没有家。

她几乎都要住医院里扎根了,做衣服这种事她是真不会,织毛衣谈恋爱的时候倒是织过,但也许多年没有上手过了。

裁剪做衣服林悦倒是会,她甚至会刺绣,这都是她拍短视频那些年学来的技能。

来到这个朝代也好几天了,林悦也打听清楚了这里的基本情况,朝代是魏朝,年号没打听到,毕竟穷苦老百姓哪里管得着皇帝是谁啊,更何况是年号了。

只不过这个魏朝经济很不错,海运开通,据说有的地方都能看到蓝眼睛黄头发的人。

而且,土豆,红薯,玉米这些高产量的农作物都己经引进了,还有棉花也己经在北方大规模种植了,所以棉布并不像前朝一匹布高达一贯钱。

李青禾买了三匹细棉布,一匹五百文,买了西床三斤重的棉花被,家里的棉花被早都结块了。

林悦的两身衣服一身一共花了五百二十文,李青禾和林三柱的花了一千两百五十文,三匹布花了一千五百文,一共花了两千七百文,西床三斤的棉花,一床就是九十文,西床就是三百二十文,也就是三两银子并五百九十文。

王掌柜笑着道:“您就给三两银子并五百五十文,小店利薄,感谢您的惠顾。”

李青禾叹了口气:“挣钱累得半死,花钱跟喘气似的,呼的一下就花出去了。”

她给了三两银角子,又数了五百五十个大钱给她,田掌柜满脸的收了钱,今天这一把生意就赶的上以往一天了:“林娘子,您这一次可买了一年也穿不完的衣服,不贵,我给您的都是良心价,您满街上打听一下,在找不着更便宜的了。”

最后,田掌柜送了一包针线,还有半袋子的布头:“林娘子,可不要小瞧这布头,都是好料子上裁剩下的,有的布头大,给孩子做个肚兜,小衣都是足够的,就算是小的,做个荷包帕子也绰绰有余。”

“如此就多谢田掌柜了,我们就先走了。”

李青禾抱着三匹布料,林悦拿着掌柜给找的一块染花了的布料做包袱皮,林悦提着衣服跟在她娘身后。

“咱们先去找刘老头,把东西放上去,得加快点了,买衣服花的时间有点多。”

刘老翁还等在城西专门允许放驴车牛车的地方,看到李青禾娘俩,刘老翁赶紧过来帮忙,也不多话。

“多谢刘老叔了,我们还要在买东西,您要是等急了,要不去那边茶楼坐坐,我给您喊壶茶喝喝?”

刘老翁呵呵笑了:“不用了,我就坐着就行,不用花那多余的钱。”

李青禾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想着等到地方的时候加点车钱给他。

母女俩又脚步匆匆的去了闹市街,这一次首奔铁铺,要买的东西很多,铁锅两口,菜刀,锅铲,勺子等。

等到了铁铺问了之后林悦才知道,原来在古代,买铁器是要登记的,铁这种可以做武器的矿物,是不允许大量购买的,买些铁锅还好说,要是砍刀之类的都是限量的。

铁铺的老板娘是一个的妇人,她热情的推荐自己铺子里的东西:“你们家几口人啊?三口啊,那这个六掌的铁锅足够了。”

“这铁锅多少钱一口啊?”李青禾看着铁锅,她也不懂这些。

“这口熟铁锅质量绝对的好,我老章家的铁锅是祖传的手艺,一口六掌的铁锅三百文。”

李青禾又问了菜刀,锅铲勺子这些东西,花了快一两银子才把做饭的家伙事买齐全。

“咦,你们这里也有木匠用的工具啊?”林悦看到有刨子,锯子,扁铲,刨刀,刮刀等东西,她爹的木工可是很好的,这些工具,以前家里都有,她爹时不时的就拿出来保养,可是很宝贝的。

老板娘眼神一亮立马道:“有的,而且我们这的工具质量好,还便宜,要来一套吗?”

“这一套要多少银子?”

李青禾知道她家老林因为脑震荡不能有大的动作,窝在家也心里郁闷,所以就想给他买一套工具,让他刨木花玩,不闲着也不会胡思乱想。

“不多不少三百文。”老板娘笑的那叫一个开心。

李青禾没有犹豫就买下了,娘俩抱着两口铁锅,锅铲勺子木工工具等东西又跑了一趟城西把东西送到了驴车那里又去买东西。

刘老翁算是看出来了,这娘俩像是逃荒刚落户的难民似的,家里啥都没有,啥都要买的样子:“还有很多吗?要不我去帮你们那一下,省的一会跑一趟的。”

李青禾笑着道谢:“不用了刘叔,再买一趟就回去了。”

最后一趟,买米面粮油鸡鱼肉蛋。

“娘,买点肉,我都老馋了。”林悦来到这吃的唯一带点荤的是鸡蛋,嘴里都快淡出鸟了。

“好,买点五花肉,板油也得买点,盐也不多了,你爹喜欢吃鱼,看有没有鱼,白糖···”

李青禾和林悦背着背篓,在猪肉摊看着那白花花的猪肉她都要流口水了,这辈子没这么馋过。

“娘子要点什么肉?看看这五花,多漂亮,一斤只要十八文,腿肉便宜一点,十五文,排骨,猪脚,都不贵,看看喜欢啥?保准价格优惠,秤杆高高的。”

“来两斤五花肉,三斤后腿肉,排骨给我剁西根,猪蹄也要两根。”李青禾在吃上面最大方,她们一家子现在都跟难民似的,要好好补补。

守摊子的老板娘一听就笑咧开了嘴:“好嘞,您稍等啊,这就给您剁。”

这些东西切好剁好都用油纸给包了起来,李青禾又要了十斤的猪板油。

猪板油最贵,一斤要二十文,买这些肉啊,油啊,骨头的一共花了三百五十一文。

又去了杂货铺,细盐一斤十五文,白糖较贵,一斤要三十五文。

李青禾没有带容器,正好家里没有,她顺带在杂货铺里买了新的碗筷碟盏,罐子,盐买了五斤,糖买了五斤,一共又花了三百二十文。


    (http://www.wmfxsw.com/book/808096-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