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渔船,海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零六章:渔船,海鲜

 

“这些是什么人?是干嘛来的?”才从船上下来的人还不知道村里来了新人,都有些疑惑。

“爹,咱们村里来了好多别的地方逃难的人,族长爷爷说她们以后都是咱们村子的人了,就是那些人。”一个六七岁的小子指着林悦一群人道。

中年汉子一惊:“逃难来的?族长同意他们落户了?”以前不是没有要落户来卧龙湾的,但族长怕都没同意,这次看着人不少,怎么反倒是同意了。

说话间林悦一群人己经到了近前:“你们这海货我们能看看吗?家里什么都没有,想买点回去烧饭。”

男人连忙点头:“可以的,后面还有好几艘船呢,都有不少鱼获,听说你们是刚落户的?看着喜欢的,算我们送的。”

李青禾笑着道:“是啊,刚落户过来的,咱这村子好啊,我们都很喜欢,送就不用了,都是费劲捕回来的,我们可不好意思白要你们东西。”

那人笑笑没说话,但心里确实更喜欢李青禾的说话,最起码能看出来人家不是随便乱占便宜的。

以前想来落户的人也是看着他们这能吃到鱼肉啥的,还没落户下来呢,就腆着脸来要鱼池,还说什么,你们不也是从海里白弄来的,又没花钱,咱们都是老乡了,咋还好意思要她们银钱。

这也是卧龙湾不愿意外地人落户的主要原因,都是一个姓氏的,谁什么样大家心里都清楚,外人来了,品性不一定,要是是那种撒泼打滚爱占便宜的,这样的人他们可受不了。

李青禾这群人别的不说,至少人家穿的干干净净的,说话客客气气的,见人先带着笑意,看着就让人觉得舒服。

村里的妇人之前跟李青禾说过话的见状走了上来。

“李家妹子啊,你看上什么鱼获了,咱们送你了,你们刚来,咱们也没什么好帮你们的,一点海货不值钱,你就别买啊买的,不值当什么。”

李青禾摆手拒绝:“那不行,出一趟海不容易,你们担着风险呢,不能要你们白送,再者我们人多,要的多呢,我们可不好意白拿你们东西。”

两人一番拉扯后,最后还是李青禾胜利,她是真的不愿意占人便宜,再有就是,海边鱼获真的不算贵,除非是那种很难得的海鱼,或者珍贵的鲍鱼之类的。

卧龙湾如今还有六七艘中型渔船,船身也就十米长左右,是最普通的船篷式帆船,他们都是几家人一起组船出海,鱼获卖了后大家一起分。

这种船几乎不能在海上过夜,若是遇到暴风雨天气翻船的概率很大,基本都是当天去当天回。

这样安全很多,但捕到大货的机会就少,偶尔也会有在遇到安全的海湾时在海上停留一晚,这样就能多捕点鱼获,要不然每次出海,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半路上。

这次他们就是去了两天才回来,也就是他们这样的船现在还能出海,大一点的海船现在都是不允许出海的。

春季本身就是繁衍的季节,不管是山上的猎户还是海边的渔民都知道竭泽而渔的道理。而且大魏朝建立之后,开国皇帝开了海禁后下达了各种律法,其中就包括禁渔期。

他们这种海船小,去不了太远的海面,而海深度达不到大型海鱼就不会来,他们能遇到珍贵海鱼的几率就小。

这就他们祖传的规矩,禁渔期遇到带籽的螃蟹,肚子老大的海鱼都要放生,放生一条,来年就能得到无数条,哪个划算大家都知道。

七艘渔船都靠岸了,男人们把渔网,船舱里的海货都提留到岸上,贵一些的好卖的都放进了桶里养着,等会首接送到镇上,有的是人要。

他们这种渔民,每家都他有相熟的客人,打到好的鱼获都不会摆出来,首接就送到人家府上了,给钱利索还不讲价,只有普通鱼获,量大还不能放,价格就便宜多了。

听到林悦她们是落户到村子里的人后,大家都热情的邀请他们吃新鲜海货。

“咱们住在海边,不缺这玩意,想吃什么就拿什么回去。”

这话听着大家心里都舒服,但谁也没有那么厚脸皮,都还不认识呢就白要人家东西,就连以往最喜欢占便宜的田氏都不愿意吃白食,他们刚来不能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

他们这样,郭长发郭长喜几人倒是对她们另眼相看了,逃难过来的还能拒绝不要钱的东西,可见人品。

最后李青禾挑了两条鱼,一条鲈鱼,一条十斤的马鲛鱼,二斤的红虾,这时候的螃蟹不肥,就没有买,倒是看到了几只男人拳头大的海胆被李青禾要了去。

“妹子,这刺蛋没啥肉,都是壳还腥,就一点黄能吃,不划算啊。”柳海草看着李青禾把那几个黑乌拉的‘刺蛋’买去了,好心的提醒她。

李青禾笑着谢了她的好意:“嫂子,我知道你是好意,我家闺女就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也不贵,拿回去瞧瞧是个什么味道的。”

“也是,你们是西南那边来的,应该没见过这些奇怪的海货,我们也不喜欢这些东西,肉少还扎人,没有鱼和虾值钱。”

她们说着笑着,其他人也买了不少的东西,都没咋吃过海鲜,价格还便宜,还没有猪肉贵,也是个荤腥,买回去尝尝,以后就知道哪个好吃哪个不好吃了。

林二柱家人多,买了肉多的鱼,也买了虾,赵氏过日子节省,不愿意买太多,够吃就行了。

反倒是田氏最大方,买了不少的虾,之前在府城吃海鲜面她就发现闺女喜欢吃虾,这次看到了就买了二斤,让她多吃点,也买了一条鲈鱼,还买了些跟她们的河蚌一样的贝壳,只不过没有那么大。

每家都买了不少的东西,郭长喜他们心里高兴也没有多收钱:“鲈鱼好捕,价格本来也不贵,一斤给个十文就好,红虾贵一点,但咱们都是一个村子的人,一斤西十文好了,马鲛鱼十斤的算是大鱼,一斤就五十文吧,这价格我真没多要你的。”


    (http://www.wmfxsw.com/book/808096-10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