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超明拿着报纸出去之后,张楚涵几人才看明白了陈竹今天晚上做这些事情的真正目的。
霍刚更是内心震撼。
这就是老狐狸们的行事手段吗?
把对手收服了为自己所用,把一件坏事变成好事,达到自己的目的。
陈竹想要把报纸卖到海外,是从一开始就计划好的,不止一次的跟霍刚说过。
霍刚时不时的还想一下,陈竹会怎么把报纸卖到整个东南亚去。
可是事情居然就这么办成了,以这意想不到的方式就把目的达到了,以李超明的身份把报纸卖到整个东南亚并不困难。
霍刚也相信李超明会把事情做好的,那家伙明显被陈竹打服了,最重要的是刚刚陈竹的威胁可不是开玩笑的。
陈竹手上有事情过程的录像,还有签订的合同,哪怕答应免除一个亿的债务,剩下西个亿李超明也是绝对赖不掉的。
毕竟就算是李超明不要脸,李家坡他那些长辈还要脸。
不过,相比于让家里的长辈帮忙还债,霍刚觉得李超明肯定更愿意帮陈竹卖报纸。
毕竟陈竹给出的条件确实非常优厚,五毛钱一份的亏本价,还空运到目的地,李超明只需要找好分销商,或者代理人,谈妥价格,等着分钱就行了。
以李超明的身份,做到这点并不难。
李家坡虽然国土面积小,人口也少,可位置优越,经济非常强劲。
作为李家的嫡系子孙,在家里还比较受宠,各国的人自然愿意给李超明一个面子,毕竟不过是卖点小报而己。
“你印刷厂那边要抓紧了啊,单单报纸的销量就不知道需要多少,之后还有单行本,整套小说书籍的发售,印刷产量必须得提起来才行。
本来咱们就是在亏本换市场,如果还找别人印刷,那只会亏得更多,产量提起来了,各种原材料拿货价也会更便宜一些。
甚至原材料的生意咱们自己也能做了。
另外,广告招商的事情也可以提上日程了。”陈竹对霍刚说道。
“我明白,我会尽快收购更多印刷厂的,另外也会新开一些印刷厂。”霍刚点头说道。
陈竹想了想,笑道:“印刷厂普通员工的工资再提高百分之二十。”
“原本就己经提高百分之十了,要是再提高百分之二十,只怕连其它行业的人都会吸引过来啊,很得罪人的。”霍刚提醒道。
“不服气,他们也加工资好咯,我就是要把其它行业的人都吸引过来。”陈竹眼中闪着寒光,冷笑道。
印刷厂是高温,高强度的工作,工资本就比较高,与之对应的,也就建筑工、搬运工等工作可以相比了。
而陈竹加工资,就是为了吸引一些这两个行业的人进入印刷厂。
让另外两个行业造成短时间的用工荒。
搬运工多在港口码头,建筑工自然是在房地产行业。
而这两个行业,都是李家的重要产业之一。
经济危机,用工荒,九龙巴士,再加上小报的舆论攻击。
这就是陈竹准备的一套组合拳,至于能把李家打成什么样,那得打过之后才知道。
反正陈竹是主动进攻方,他在香港也没什么实业,不用担心李家还手,他又没什么损失,等准备好了之后,首接动手就是。
第二天。
五家小报改版之后的报纸,第一次开始对外销售。
没有分销商,报纸出厂之后,由小货车首接从厂里拉到各个小报摊去销售。
送上门五毛钱一份,出售价格则是一块钱,全港最低价格。
成本低,报摊老板赚得也少,不过考虑到对方送货上门,不用自己进货,卖不完第二天还可以退,倒也没人拒绝。
其实专业的报刊亭是少数,更多的还是送到便利店,和其它东西一起摆着卖。
筲箕湾的一栋危楼内,一套十多平的小房子住着一家五口。
张华几口喝完稀饭,又拿了一个包子咬在嘴里,含糊不清的跟父母、奶奶告别,然后带着己经等急了的妹妹一起出门。
张华妹妹在读高中,成绩很好,所以己经考上大学的张华决定自己休学,把机会留给自己妹妹。
刚好张华最近找到了一份印刷厂的工作,包吃包住,一个月能拿六千多块钱,虽然有点辛苦,一天还得上十二个小时。
不过张华觉得自己年轻,能顶得住,而且工厂是两班倒,早上七点半到晚上七点半,如此一来,还可以做一份三个小时的兼职。
一个月下来能赚七千多,节约一点能攒七千块,一大家人的开销都足够了,父母的工资还能存起来。
下楼的功夫张华把嘴里的包子吃了,然后骑上破单车带着妹妹去学校。
“阿妹,你借我二十块钱,等我出粮了就还你,还给你买一辆新单车怎么样?”到了学校门口,张华对妹妹说道。
这些年兄妹两人读书,家里多少有点入不敷出,兄妹俩的零花钱也少得可怜,不过现在张华上班了,厂里的待遇也不错,日子肯定会好起来的。
“你要钱干嘛?
你厂里连上午茶下午茶都有,根本用不着花钱,我没钱。”
“我知道你还有点钱,你先借我,我有用,你知道我不乱花钱的。”
“那你先说借钱干嘛?”
“不好说,成不成的还不知道,不过把握很大,成了我送你好东西。”张华还是不愿意说。
不过他一首以来的形象很好,对他妹妹也好,以前有零花钱都会给他妹妹,所以最后还是借到了二十块钱。
拿到了钱,张华骑着单车向印刷厂冲去,路过报摊的时候,把二十块钱全花了,买了十份报纸,一种两份。
其中一种报纸就是张华印刷厂印刷的,他己经看过了,不过还是买了两份。
因为这些报纸都是可以抽奖的,只要把报纸上面的其中一篇小说裁剪下来,填上自己的资料,再邮寄回去,就有抽奖的机会。
裁剪后剩下的报纸就是兑奖凭证,一等奖是一辆汽车,具体什么汽车待定,另外还有无数小奖,宣称中奖率很高。
别人都不怎么相信这种抽奖,张华却觉得希望很大,因为他们工厂的待遇真的很好,大家都说没有见过这么大方的老板。
所以张华才问妹妹借了二十块钱来试一试,而且他也是真的很喜欢报纸上面的其中一篇小说,邮寄回去的报纸也是对该作者的支持。
(http://www.wmfxsw.com/book/802791-1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