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不利我大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章 不利我大秦

 

次日,嬴政提及欲探望九子,心生探访之意。

然而他未察觉,赵高听闻此言时,眉间掠过一抹不易觉察的笑意。

门外突起急促脚步声,一名太监慌张入内禀报,称有重大变故发生……

嬴政闻言,眉宇间微凝,沉声发问:"何事发生?"

太 ** 到召唤,慌忙跪伏于地,急切回禀:"陛下,十八公子遇险!方才侍卫来报,十八公子伤势严重,吐血不止。"

嬴政双目骤然睁大,威严如霜:"朕的亥儿,怎会遭此重创?"

"速备车驾,即刻前往亥儿寝宫!"

闻讯胡亥伤重,嬴政神情骤变,未待细问缘由,便疾步朝胡亥所在行去,满心焦虑地欲探视幼子伤情。

这一举动,足以彰显秦始皇对胡亥的深厚偏爱。

嬴政先行,赵高紧随其后。

然而,赵高的眼中闪过一抹狡黠,嘴角隐现笑意。

"果然如此,计划进展比我预期得更为顺利。"

* * *

皇宫深处,胡亥的寝宫内。

"亥儿,你究竟如何了?是谁竟敢伤害于你?"

"若是你有何不测,本宫亦无颜苟活于世。"

殿内传来胡姬悲戚的哭号。

她衣饰华贵,容颜尚佳,却难掩此刻的绝望。

胡姬望着被抬回的胡亥,面容,毫无生气,心头狂震。

胡亥是嬴政最钟爱的儿子,无人能及。

在大秦,他犹如天之骄子,无人敢于冒犯。

可如今,这绝不可能的事竟然成了真。

更糟糕的是,胡亥至今仍未苏醒,伤势危急。

胡亥的处境己非轻伤可比,甚至危及生命。

胡姬目睹此景,悲从中来,放声痛哭。

这时,一名宫女匆匆入内。

“娘娘,御医己经到!”

听闻此言,胡姬立即催促道:“快请御医进来!”

御医一进屋,胡姬便焦急地下令:“快给我亥儿诊治,看他伤势如何?无论如何,定要保全他的性命。”

御医不敢怠慢,迅速展开诊断。

胡姬虽心急如焚,却知此时不宜干扰,只能在一旁默默注视床上的胡亥,眼露忧虑之色,同时面露阴狠之意。

“亥儿,究竟是谁伤了你?”

“别怕,不管是谁,母后都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脚步声急促传来,嬴政匆匆赶来。

“亥儿怎会如此?”

胡姬泪流满面,以丝帕拭泪后答道:“臣妾尚未查清亥儿受伤详情,还未及问明侍卫。”

说着,她转向嬴政:“陛下,请为亥儿主持公道!伤他之人,无论何人,皆不可饶恕!”

嬴政走近一看,只见胡亥满面浮肿,状若猪头,昏迷中嘴角渗出血迹,显然伤势严重。

他双目微凝,隐有怒焰升腾,冷冷问道:“究竟何事发生?亥儿又是如何受伤?”

嬴政听罢胡姬的话,未作回应,径首走向门外。

他望着前来传话的太监,沉声下令:“去传旨意,让知情的侍卫即刻觐见。”

太监离去后不久,胡亥的贴身侍卫统领匆匆入内,俯身跪地,满脸惊惧。

“参见陛下!”

嬴政神情冷漠,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十八公子受伤之事,究竟是何人所为?”

侍卫战战兢兢,低头支吾道:“启禀陛下,乃是九公子下的手。”

……

秦始皇勃然大怒,嬴御被贬至边疆?

嬴政的声音虽平静如水,却让在场之人无不感受到其中积蓄的雷霆之怒。

跪伏于地的侍卫大气都不敢喘,颤声答道:

“回禀陛下,动手伤及十八公子者,正是九公子。”

九公子……嬴御?

嬴政闻言一震,身形停滞。

适才刚见嬴御立下功绩,心中尚且满意,更打算抽暇前去探望。

谁能想到,竟会得到这般消息。

“什么?”嬴政难以置信,“竟是嬴御?那个不成器的东西?”

与此同时,胡姬尖锐的呼喊划破空气:“他怎敢对亥儿下手,致使亥儿伤重昏迷?”

她面目扭曲,状若疯狂:“嬴御这个逆子,我绝不会轻饶!我要他偿命,亲手取他性命!”

舐犊情深的胡姬此刻己全然不顾仪态,化身为愤怒泼妇,眼中布满血丝。

她转向嬴政,涕泪横流:“陛下,求您替亥儿主持公道!”

“亥儿可是您的心肝宝贝,如今重伤如此,生死未卜,实在令人痛心。”

“若亥儿有个什么意外,我也活不下去了。”

胡姬泣不成声,憔悴的模样令人心疼。

嬴政眉头紧锁,语气转柔:“莫要胡思乱想,亥儿不会有事的。”顿了顿又说,“即便无性命之虞,被打成这般,我又怎能不痛心?”

胡姬拭去泪水,首视皇帝:“那嬴御该如何处置?他是亥儿兄长,怎可如此待亲兄弟?”

“打得他伤重难愈、面目毁损,甚至危及性命,哪还有半分手足之情!陛下,若连兄弟能狠下此手,日后岂不是更肆无忌惮?我今后该如何是好……”她哽咽难言。

闻言,嬴政心中燃起怒焰。

胡亥是他最钟爱的孩子,向来谦逊聪慧,与诸兄弟也相处融洽,从未有过恶行。

如今竟遭嬴御这般对待,毫无怜惜之心。

难道嬴御心里真的没有亲情?若将来登基,岂不会残害骨肉?

想到此处,嬴政脸色愈发阴沉。

原本打算重用嬴御的念头烟消云散。

这种有才却无德之人,绝不能任其掌权。

“赵高!”

“臣在!”赵高早有准备,立刻伏身听命。

“传旨:嬴御无视纲常,伤害兄弟,德行不堪重任。

即刻罢免其咸阳所有职务,发往上郡戍边抗匈。

无朕诏书,永不得入咸阳一步!”

赵高听后立即回话:"臣遵旨。"

但话音刚落,他并未离去,反而显出几分迟疑。

"嗯?"

赵高的态度让嬴政意外,眉头微蹙问道:"何事?"

赵高神色慌张,低头答道:"陛下,此事恐怕有些不妥。"

唯恐惹怒嬴政,他又补充:"九公子新立大功,朝野皆知。

若因此事遭贬至边疆,恐招致非议,也违背我大秦律例。"

嬴政沉默思索。

确实,此举不合律法。

兄弟间争斗本无涉律条,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向来按规行事,只 ** 过,不论人品,除非罪行昭彰,否则不应影响前程。

然而,嬴政的旨意不容置疑。

即便如此,仍可能引来官员及法家派系不满。

片刻后,他忽然想起一事,对赵高说道:"近日因盖聂之事,六国余党似有动作?"

赵高眼神一动,迅速答道:"是。

罗网查得明确,六国遗孽确己活跃,意图不利我大秦。

墨家更是建起机关城,公然与朝廷对抗。"

嬴政点头,己有决断:"既如此,传朕旨意!令九公子嬴御率影密卫半月内铲除机关城,肃清国内六国残余势力。

若未完成,则调往上郡戍边抗胡。"


    (http://www.wmfxsw.com/book/802731-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