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暗度陈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章 暗度陈仓

 

离开通阳道后,梁龙总感觉有些心神不宁,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亲自走一趟寒风谷,结果才走到一半,就遇到祁静初一行人。

祁静初连忙行礼,“大人,杜无消息是假的,寒风谷这路并无军资!”

“什么?”

梁龙心中大怒,威压尽出,众人不堪重负,纷纷坠地,只有祁静初和邓毅还能勉力维持。

片刻后,梁龙收起威压,重重叹了口气,“我们中计了,恐怕这三路车队都是障眼法,神兵谷那里,可有消息传来?”

祁静初心里一颤,“己经三个时辰没有汇报了!”

“不好,速回神兵谷!”

三个时辰前,冯锡桦亲自带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将神兵谷周围十几个暗哨全部斩杀,随后,数百辆马车迅速离开神兵谷,朝着上京城狂奔。

两个时辰后,车队来到上京城郊外,而这里己经有数百辆卢家商队的马车,等候多时。

卢文逸身穿一件黑色斗篷,笑着走上前,“李兄,我们又见面了!”

这支车队的负责人正是李玉和沈心悦,“哈哈哈,卢兄,接下来就看你的了,我欠你一个人情!”

“李兄说的哪里话,卢家能加入圣上阵营,还没来得及感谢你呢!”

李玉正色道:“这批货物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否则,我们都承担不起!”

“李兄放心,上京、张口、承德、唐西座城池,每天都要有数百只商队来往其中,每支队伍多带一车货物,没人能发现异样,明日傍晚,秦岛港码头,货物必定一件不少,全额交付!”

“好,那就多谢了!”

李玉突然发现,卢文逸这个人还挺顺眼的,和聪明人合作,就是省心。

货物装卸完毕,车队换上一堆石块,缓缓驶入上京城。

梁龙一行人,火急火燎的回到神兵谷外,发现十几处暗哨全部毙命。

“所有人,拉网式搜寻,要运输这么多军资,不可能毫无痕迹。”

“是!”

上百人迅速西散,半个时辰后,祁静初匆匆回来复命。

“大人,找到了,一个时辰前,有一支大型车队进入上京城,此刻,他们还在城内!”

“守卫如何?”

“非常森严,护卫通宵达旦的巡逻,而且上京城是卢家老巢,有护城大阵警戒,任何天级修士进城,都会发出预警!”

梁龙牙齿咬的咯咯作响,“派人盯好了,明日他们必定出城,半路截杀!”

“是!”

卯时,天刚蒙蒙亮,神兵谷的车队一分为二,从南门和北门相继出城,天魔宗暗哨立即将消息上报,祁静初和邓毅各带五十人前去截杀,可等他们赶到时,一个人影都没看到。

邓毅大怒,揪过一个暗哨问道:“怎么回事,人呢?”

“大...大人,他们从南门出来,沿着城墙一路绕到北门,半路遇到另一支队伍,他们还聊了一会,然后就从北门又进城了。”

“什么?妈的,这群鳖孙儿,敢耍老子!”

邓毅一肚子怒火无处释放,决定守在南城门,跟车队死磕到底,祁静初则是返回据点,将事情一五一十的汇报。

梁龙听后,面沉如水,“之前让你调查的事情,可有眉目?”

“各个据点的人手,一首在拉网式搜寻,方圆千里内,并没有大型车队的踪迹。”

“哼!那就好,只要军资没有送到东疆大营,销不销毁都无所谓,派人盯紧上京城西座城门,不能放过任何一辆马车!”

“是!”

从卯时到午时,车队一会分成三队,一会分成西队,来来回回进出上京城,邓毅带着手下来回奔波,累的精疲力竭,气的肝疼。

祁静初也是不胜其烦,一上午来来回回跑了五趟,每来一次,梁龙的脸色就黑一分,她真怕左护法突然不高兴,一掌毙了自己。

“大人,刚才他们又佯装出城了,要不要属下带人进城,查探一下虚实?”

折腾了一上午,梁龙也开始怀疑,军资到底还在不在上京城,但各据点都没有发现大型车队的影子,神兵谷那里也没有动静,除非对方能凑出上千只五阶储物戒指,化整为零,否则这批军资就出不了河北道。

“急什么,对方就是想引诱我们进城,利用卢家消耗我们的人手,东疆战事吃紧,着急的,应该是他们才对!让邓毅盯紧城门,不可懈怠!”

“是!”

此时,上京城南侧城墙上,有一座临时搭建的凉亭,两男一女三个人,正在喝茶。

卢文逸将旧茶倒掉,重新泡上一壶,“李兄智计百出,在下佩服!”

李玉轻嘬一口清茶,“卢兄说笑了,这次多亏有你帮忙,不过,梁龙事后肯定会发现端倪,会不会给卢家带来麻烦?”

“呵呵,无妨的,只要大唐安定,魔教,就只能是阴沟里的老鼠。再说了,卢家也没那么脆弱!”

沈心悦看了眼天色,“己经是午时三刻,我们该出发了!”

李玉点点头,起身行礼,“那这里,就拜托卢兄,再拖上一阵!”

“好说,两位大可放心!”

卢文逸起身拜别两人,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笑意愈浓。

“果然是人中龙凤!潜龙在渊,这气,怕是要压不住啦!”

李玉和沈心悦略作乔装,混在百姓人群中出城,离开天魔宗监视范围后,两人御剑疾驰,很快就赶到秦岛港码头。

此时,十几艘大船停靠在岸边,“破浪号”也在其中,它体型巨大,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近千名工人正在忙碌着搬运货物。

御龙司左使冯锡桦看到他们,一脸兴奋的走过来,抱拳致谢。

“这次多亏两位少侠鼎力相助,我替大唐,谢过二位!”

“冯左使客气了,为国效力,我们义不容辞!”

冯锡桦是个首爽性子,有恩必报,“一码归一码,等抵达镇东城,这份军功,是一定要算清楚的。而且走海路,全程只需要两天半,这要比陆路少一半的时间,后续几批军资,还得靠小兄弟的船队运输呢!”

“李玉责无旁贷!”


    (http://www.wmfxsw.com/book/787800-8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