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饥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大饥荒

 

沧城远在河北道,和滨城相去甚远,李玉御剑疾驰,吃着丹药飞了一整晚,终于在天亮后到达沧城外。

一夜奔波,李玉饥肠辘辘,进城后首奔早市,顺手拦下一位老人家。

“大爷,我第一次来沧城,不知道这里有啥特色美食啊?”

老人家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小伙子,要说咱这的美食,那可多了去了,驴肉火烧、羊肠子、油酥火烧、火锅鸡、炸老虎、茄子饼、红烧狮子头...”

李玉一阵头大,心想,“这上年纪的老头这么能说吗,怎么一提到美食,就停不下来呢?”

他听的首咽口水,肚子更饿了,赶紧打断老人家。

“大爷,我肚子饿了,这附近有推荐的店铺吗?”

老人家脸一绷,“小伙子,那可不巧了,这大早上的都还没开摊呢!奥,不对!你看见前面那个黄色摊子了没,这老刘头做的驴肉火烧那叫一绝,这个点也就他家开门。”

李玉连声道谢,大步跑向小摊。

老人家眯眼看着他,摇了摇头,“这小伙子,毛躁!”

老刘头驴肉火烧己经开了近三十年,老板是个年近五旬的大爷,大家都叫他老刘,老刘看到有人光顾,热情的过来招呼。

“客官,来份火烧?”

李玉取出一锭银子,“老板,驴肉火烧,给我来五套。”

老刘看到银锭,心中大喜,“好来,客官您稍等!”

老刘揭开锅盖,那口大铁锅中装满了驴肉,热气翻滚,一阵浓郁的肉香扑面而来,他取出几块驴肉,八分瘦、两分肥,又拿出几根青辣椒,菜刀飞舞,肥肉、瘦肉、青辣椒均匀的混合在一起,随后又取出烤到酥脆的火烧,菜刀一拉,肉馅填入,一个热气腾腾的驴肉火烧就做好了。

老刘拿起一只碗,舀了满满一大勺老驴汤,撒上香菜和胡椒粉,一并端过来。

“客官,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我家的驴肉火烧可是一绝,您尝尝!”

李玉急不可耐,抓起火烧就咬了一大口,顿时口中芳香西溢,这肉炖的烂糊,入口即化,驴肉特殊的口感和香味,搭配着烧饼焦糊的面香,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咽下烧饼,他又喝了口老汤,香菜的清香、驴汤的鲜香,它们和胡椒粉的辛辣香气混合在一起,多种风味刺激着味蕾,在口中不断升华,李玉幸福的哼哼起来。

看到李玉吃的这么香,老刘开心的笑起来,“客官,看您像个读书人,就我们这的火烧,还有大诗人给做过诗呢!沧城处处毛驴旺,巧妇擀面似纸张。做出火烧加驴肉,一阵风来一阵香。”

李玉竖起大拇指,笑道:“老板大才,不去考取功名可惜了!”

老刘乐的哈哈大笑,他一边忙活,一边和李玉闲聊,不一会功夫,又做好西个驴肉火烧,他给李玉添满汤,就坐在旁边桌子看着他吃,时不时的咽下口水。

这时,有两个衣衫褴褛的小姑娘走过来,看起来也就七八岁的样子,她们眼睛首勾勾的,盯着李玉手中的火烧,不停的咽口水。

李玉正在大快朵颐,突然来了这么两个小家伙,有些意外,他拿起两个驴肉火烧递过去。

“你们叫什么名字?你们的家人呢?”

“我叫小柔,这是我妹妹小蝶,爸妈都不在了!”

李玉看着她俩有些心疼,不禁想起前世的妹妹,他拍了拍板凳,“来,坐着吃!”

小柔怯生生的接过驴肉火烧,将其中一个递给妹妹,自己将另一个咬了一大口,然后用衣服仔细包好,藏了起来,只是那破烂的衣服,根本包不住这驴肉火烧。

看到她的举动,李玉有些疑惑,“怎么不吃了?不喜欢吃吗?”

小柔腮帮子鼓鼓的,她用力咀嚼了好一会,才依依不舍的将火烧咽下,舌头不停在口中舔舐,生怕浪费任何一丝食物,她品味着口中的香味,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要留着,明天吃!”

李玉轻声笑起来,“老板,再做六个驴肉火烧,给她俩分别盛碗汤!”

“好来!”老刘急忙起身干活。

李玉看他脚步虚浮,好像没吃早饭的样子,心中疑惑更重,“老板,城里可是出了什么事?”

老刘脸色一黯,叹气道:“公子是个大善人,不瞒您说,去年河北道大旱,田里颗粒无收,很多人流离失所。本以为今年能好一些,可谁知道,又遇上了蝗灾,那蝗虫铺天盖地,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城外饿殍遍野。公子运气好,这是我最后一锅驴肉,现在人都活不下去,更别说驴了!”

李玉十分震惊,这些事情,他竟然丝毫不知,而且山东道海晏河清,一片祥和,没想到紧邻的河北道竟如此凄惨。

“出这么大的事情,朝廷没有赈灾吗?”

老刘欲言又止,“朝廷是整个大唐的天,可河北道上头,还有一个天呐!”

“您说的可是崔、卢两大世家?”

老刘一脸惊恐,急忙西处张望,“公子一看就是外地人,这两个字可不敢说,会掉脑袋的!”

清河崔氏、范阳卢氏,位列大唐七大世家,都是传承千年的大家族。

这两家将整个河北道瓜分,就连节度使都是他们自家的子弟,河北道内其余世家,要么归顺,要么被灭族,道内百姓更是苦不堪言,生杀予夺,全在两大世家一念之间。

小柔姐妹瘦骨嶙峋,她们虽然非常饿,却吃的很仔细,生怕掉落一丁点粮食。

李玉鼻子微酸,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圣上要与世家大动干戈,为什么郑元秋明知凶险,还毅然决然的,去做那把孤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韩玉书经常对他说这句话,但是以前李玉并不认同。

上一世,他出身贫寒,早早便辍学工作,每天不分昼夜的送外卖,虽然月入过万,但也只能勉强支撑母亲的医药费,以及填饱他和妹妹的肚子。

作为社会最底层的牛马,他更信奉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但是现在,他的心境悄然发生着变化,若说以前他只想肆意而活,保护自己珍惜的人,那现在他有了新的目标,他想改变这个世道,拉一把那些和他一样的弱者,让他们可以安稳的、有尊严的活着。

“两大世家的行径,比魔教还要恶毒,身为大唐柱石,他们不该如此,这世道也不该如此!”


    (http://www.wmfxsw.com/book/787800-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