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兄弟谈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兄弟谈心

 

吃完饭,郑达诚让郑达永赶紧回家,免得老子娘担心,没想到这小子像是铁了心一样死活不肯回去,一副死活要赖在他家里的架势。见郑达永不肯回去,他只好拿着手电筒亲自去十西叔家里报个信。十西叔家住在后山的半山腰上,外面伸手不见五指,郑达诚就着手电筒的光线从村头一路向后山走去。

郑邵群家大门紧闭,郑达诚轻轻叩了几下大门。屋里的有人问:“谁在门外?”

郑达诚不确定是的声音,只好回说:“十西叔,是我达诚。”

不一会就听到大门内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开门的是郑达朝。”老九,进来坐吧。“

“不了,八哥。达永在我家,我就是过来跟你们报个信。让叔和婶不要担心。”郑达诚说完就走了。

他知道十西叔不喜欢达永跟他玩,所以没事他也不会主动上十西叔家里。十西叔一首希望儿子好好读书,考个高中文凭然后在镇上当老师,但是郑达永不喜欢上学,十西叔的规划一首不顺利,所以他把这个原因归到郑达诚身上,觉得是他带坏了郑达永。平心而论,郑达诚并不这么认为,人与人之间合得来就在一起,合不来他也不强求,他从来没有强迫郑达永些什么,也从来没有撺掇堂弟干过坏事。至于郑达永跟十西叔的矛盾,他不想管,也没资格管。有时候自己挺羡慕堂弟,十西叔十西婶对他可谓是捧在手心里疼,事事都为他操心谋划;而自己,连爹妈长啥样都想不起来了。

听家里人说,六几年的时候家里穷的揭不开锅,老爹看着饿的嗷嗷叫的孩子们,心一横就跑去生产队的地里偷红薯,结果被人发现给抓了起来,判了几年,关在几十公里外的监狱里。头两年还有话捎回家里,后面就再也没有消息了,家里派人去找过,但是没有消息,不知道是没了,还是怎么的,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自从老爹没了消息,老娘越来越少话,身体也打不从如从前,后来得了痨病怕传染给几个孩子,一根绳子在后屋结束了自己年轻而又困苦的一生。

郑达诚回到家的时候,郑达永正躺在他床上翘着二郎腿哼着小曲。看到郑达诚回来,他往里挪了一下。郑达诚吹灭煤油灯,在一侧躺下。

“你小子,后面怎么想的,真不打算去上学了?"郑达诚率先开腔了,本来他不想管这事的,但是想想郑达永这小子从家里顺出来一个红薯都会分给他一半的份上,该劝还是要劝一下的。

“不想去。你不知道哪些书,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那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郑达永想到上学,那心情就跟上坟一样。

“你好好听课,就不难了。你爹把路子都给你规划的清清楚楚了,你这样叛逆他会难过的。”郑达诚耐心劝道。

“在破学校当个教书的有什么好的?阿诚哥你觉得那样的生活好吗?”郑达永觉得每天在学校教书,当孩子王一点儿也不好玩。

“不知道。不过至少你爸没让你们挨饿,想来应该比我们这些顾得了上顿没下顿的要好吧?”郑达诚也不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生活,现在对于他来说吃饱饭再娶个媳妇生几个娃就是好生活。

“阿诚哥,你以后想做什么?”郑达永不想去想自己那些烦心事。

“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我现在就想怎么赚钱娶媳妇。”上次去相亲,钱还是二叔给他掏的,他现在深深的意识到钱的重要性。他现在一个人还能凑合着过,但是结婚要还钱,以后生孩子养孩子还要钱,现在这样显然是不行的。他得想办法赚钱才行。

“怎么赚钱?你有门路吗?”相比于读书,郑达永对赚钱更感兴趣。有了钱,他想去镇上最好的馆子搓一顿,想要吃好多好多糖油粑粑,还有叉烧粉,还要买几套像阿诚哥相亲那天那样的西装。

“不知道。”现在郑达诚只知道他需要赚钱,赚很多很多的钱,但是就是苦于没有门路。

一晚上,这哥俩一个在想着怎么赚钱,一个在想着怎么花钱,各怀心事昏昏沉沉地睡去了。

农村,晚上没有什么夜生活,五点多大家吃完饭都会在村口的晒谷场聚集,男的抽烟吹牛,女的聊家长里短,小孩子追逐嬉戏。

郑达诚跟郑达永凑在老少爷们堆里吹牛。

“诚哥儿,听说前几天你去相亲了?怎么样相中没有?“有人八卦道。

“嗯,是去相亲了,看着还不错可以处一下。”

“那看来快了,下半年要请喝喜酒了。”

“家里穷的叮当响,拿啥娶人家。”

“诚哥儿,就你这皮囊,不用自己出钱,只要你愿意,就有女孩子倒贴嫁给你。”

“倒插门做上门女婿?那我二叔不得把我腿打折。”郑达诚虽说家里穷,但是他自己就算娶不上媳妇也不会去给人家做上门女婿。

“最近听说有个赚钱的门路,就不知道你们敢不敢去?”村里消息最灵通的郑邵岗压低声音说。郑邵岗毛笔字写得好,又有些文化,所以十里八乡有红白喜事都会请他去做文书先生,写对联、写请柬啥的。所以村里就数他见过的世面最多。

“什么门路?”一帮老少爷们,听说有赚钱的门路都竖起了耳朵。

“就是蒙山那边,有个广东回来的哥们在开窑烧砖,要请人做工,敢不敢去?”郑邵岗得意洋洋的分享着自己最新发现的重磅消息。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你看你,不敢出声。看起来是个好门路,但是会不会犯政治错误就不知知道了。最新有消息说,上头有松动的意思,但是松到啥程度没人知道。

郑邵岗的消息,大家只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一笑而过,只有郑达诚入了心。他最近一首在想赚钱的门路,眼前似乎看到了一条路,所以他不想这么轻易的放弃。但是他也有些担心,担心钱没赚到惹得一身骚,所以他这几天得空就跑去蒙山那边暗中观察那个砖窑。每次去里面都是热火朝天的,打砖胚的打砖胚,搬砖的搬砖,烧窑的烧窑……

砖厂的老板韦伟庆,这几天都在同一个时间点看到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在厂周围徘徊,等了好几天也没见他进来。于是有一天,他忍不住了,走了出去。

“喂,你是来找活干的吗?”韦伟庆主动问道。

郑达诚扭头,看到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背着手站在自己身后。“不是,就是过来瞧瞧。”

“你确定?我看你都在这里蹲了好几天了。”韦伟庆显然不相信他的话。

“你是这里的厂长?“郑达诚警惕地问。

“对呀。要来做工的话,欢迎。我们这边现在正缺人手。”

“你就这么明目张胆的办厂,雇人?不怕上头找你麻烦?”郑达诚一股脑把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韦伟庆哈哈大笑。“小兄弟,广东那边早就有人这么搞了。再说,我在这边也搞了好几个月了,这不是好好的吗?”

虽然韦伟庆没有首说,但是郑达诚知道,这事还不是那么光彩,搞不好真像那天他们说的那样会犯错误。他还是不敢冒险,于是骑着自行车回去了。

晚上还车的时候,郑邵东狐疑地问:“你小子,这几天天天找我借车,是不是干啥坏事去了?”

郑达诚不敢说他是去砖厂那边转悠去了,只说有点事,一口否认干坏事。

“你先别走,跟我进来。”郑达诚刚走,就被郑邵东喊住了,只好跟着他进去正厅。

郑邵东示意先坐下。郑达诚心想不是自己去砖厂的事被二叔发现了吧?

“上次秦二婶介绍那个姑娘,处的怎么样?”郑邵东喝了口水问。

“还行,约了这个月初八再见个面。”郑达诚见不是砖厂的事暗暗松了一口气。

“要是看着可以,回头可以请人家到家里来,我跟你奶奶给你把把关。”相了好几个,终于看到希望了,郑邵东心里也高兴。

“知道了。这次我跟她单独聊聊,要是可以的话。再过来吧。”

郑邵东点点头。“钱的事不用你操心,你结婚的钱我来想办法。你先把人给我看好了。”

叔侄俩聊了一会儿,郑达诚就去看三奶奶了。

“三奶奶,你又不乖了。又在晚上偷偷补衣服。“郑达诚一进门就看到三奶奶低着头,费力地缝补衣服。

三奶奶被他吓了一跳。”你个混小子,吓我一跳。“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小时候你教育我们的话,现在还给您老人家了。“郑达诚接过她手里的衣服放到一边。

三奶奶轻轻拍了他一掌。“你个小滑头。什么时候给我带孙媳妇回来?”

郑达诚在床边坐下,一边给奶奶按肩一边说:“快了,顺利的话,约定就可以领过来见您老人家。”

“必须顺利。昨天我让你二婶帮你算了一卦,算命先生说你今年命里有桃花。”老太太信佛,每年少不得给家里男女老少祈福算命啥的,郑达诚也见怪不怪。

“嗯,那就借您吉言了。最近天气好,早上可以出去多晒晒太阳,别老闷在屋里。”这几年老太太明显没有以前爱动了。老人家一不爱动,就怕后面就越发动不起了。

“一把老骨头了。不中用了,走两步就喘。”老太太清楚自己的身体,小辈的关心她晓得,但是过后依然我行我素。

“诚哥儿,去那个抽屉把我那个灰色的小袋子拿出来。”老太太指着梳妆台最外侧的抽屉说道。

郑达诚打开抽屉,把小袋子递给她。老太太打开袋子,从里面抓了两颗糖出来,放到他手心。“尝尝,这个好吃着呢。”

郑达诚剥了一颗,喂给老太太,然后给自己也剥了一颗,丢嘴里。“嗯,真甜,三奶奶的糖是全世界最好吃的糖。”他边吃边拍马屁,就像小时候一样。小时候,他经常来三奶奶房间玩,三奶奶只要有好吃的,都会留一点儿等他来的时候一起吃。有时候是糖,有时候是饼干,童年那些幸福的瞬间在心里慢慢苏醒,蔓延。

从老宅出来,刚到门口就碰到了十西叔。郑达诚恭恭敬敬地打了个招呼:”十西叔好。“郑邵群淡淡的应了一声,就走了。得,这下子郑达永离家出走的事估计十西叔有记他头上了,看来要马上把这个小子打发回去才行,他们两父子斗法可不能殃及他这条池鱼。

回到家,郑达永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死样子。郑达诚踢了一脚他,“刚刚从我二叔家出来,碰到你爸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家去?”

郑达永吊儿郎当地说:“别呀,我在这住的多舒服。我才不要回去接受老头子的各种暴击。”

郑达诚给了他一个当头爆栗:“小白眼狼,不是好人心。你爹逼你去上学,那是为你好,你还不乐意,以后有的是你后悔的时候。”郑达诚也就随口这么一说,不曾想真是一语成谶,在往后很多年郑达永都后悔自己当年年少轻狂。

郑达永像看怪我一样看着郑达诚,“九哥,你是被我爹附体了吗?怎么说话越来越像他了?”

郑达诚气不打溢出来,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上。“你怼我的这番劲用在读书上,说不定俺们村第一个状元就是你了。”

郑达永切了一声。“我现在也是我们村第一个状元好不好?咱们这一辈就我一个人是初中毕业,现在又都高中……”

“所以你更应该珍惜,把高中读完,高低整出点成绩来。让我也沾沾状元郎的光。”郑达诚说的这么谦虚,倒把郑达永给整不会了。

“你让我再想想。”郑达永说的是让他想想什么时候回家比较好,而在郑达诚那里他理解成了让他想想是不是回去继续读高中。

郑达诚很欣慰,这小少爷终于开窍了。

几天后,听说十西婶身体不适,郑达诚以回家尽孝的名义,一狠心把郑达永赶回去了。郑达永确实也收敛了几天,回家当了几天孝子,但是没几天又开始摆烂了,学校那边是彻底退学了。听说十西叔气的在家躺了好几天,但是郑达永就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样油盐不进。

此时他并不知道,自己放弃的不仅仅是一个高中文凭,而是一个可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重要机会。往后余生,很多年他都在为当年的年少无知而后悔。


    (http://www.wmfxsw.com/book/77835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