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此语道出了人性修养的根本要义——孝心是遏制恶念的堤坝,邪淫是冲垮道德防线的洪水。孝如明灯,能照亮人性之善;淫似暗流,可侵蚀人格根基。
孝心,作为百善之首,宛如一股清泉,流淌在人们的心田,自然地遏制住诸多恶行的滋生。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黄香的孩子,年仅九岁,就己经懂得了“扇枕温衾”的孝道。他在夏日里为父亲扇凉枕头,冬日里为父亲温暖被褥,这份孝心不仅温暖了父亲的身体,更如同一束明亮的光芒,照亮了后世千年的道路。
宋代的朱熹在《小学》一书中记载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孝心与仁德之间的紧密联系。一个真正孝顺父母的人,内心必然充满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又怎么会忍心去伤害他人呢?又怎会做出有辱门楣之事呢?
明代的吕坤在《呻吟语》中也曾说过:“一孝立而万善从之。”孝心就如同心灵的守护者,当人们面临各种诱惑时,它能帮助人们坚守道德底线,不为利益所动摇。历史上那些清正廉洁的官员,大多出自孝子之门,正是因为孝心培养了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勇气,使他们在面对权力和财富的诱惑时,能够坚守正义,不为所动。
邪淫乃万恶之始,能使人突破所有道德底线。商纣王初为明君,后因宠幸妲己而"酒池肉林",终致国破家亡。唐代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唐玄宗"从此君王不早朝",正是揭示了如何使明君堕落。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许多因色败德的故事,并总结道:"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邪淫之念一旦萌生,就如堤坝出现蚁穴,终将导致整个道德防线的崩溃。许多贪污受贿、徇私枉法之事,往往始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修身之道,在于养孝心而戒邪淫。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曾国藩在给弟弟的家书中写道:"戒淫是第一要紧事。"北宋司马光一生不纳妾,不用美貌侍女,他说:"吾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这种严于律己的品格,正是建立在孝道修养和戒除邪念的基础上。古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之要,首在正心;正心之本,莫过于孝亲戒淫。
孝与淫,看似只是个人品德的两个方面,实则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根基。一个崇尚孝道的社会,必然民风淳朴;一个淫逸成风的时代,终将礼崩乐坏。当今社会物质丰富而诱惑众多,更需要我们以孝心守护良知,以戒淫保持清醒。唯有如此,个人才能立身行道,社会才能和谐有序。孝心如同指南针,能让我们在纷繁世界中不迷失方向;戒淫如同刹车片,能让我们在欲望洪流中及时止步。这才是古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人生智慧。
(http://www.wmfxsw.com/book/749796-9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