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气象万千:论相人之道与命运之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章 气象万千:论相人之道与命运之理

 

古人云:"和为祥气,骄为衰气,相人者不难以一望而知;善是吉星,恶是凶星,推命者岂必因五行而定。"寥寥数语,道破了识人断命的真谛。相人之术,不在皮相骨相,而在气象;命运之理,不在五行八卦,而在德行。一个人的精神气象与道德修为,才是决定其人生走向的根本力量。

气象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外在体现,就如同山川各自拥有独特的风貌一样。曾国藩在他的著作《冰鉴》中曾经提到:“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这里所说的端庄厚重和谦卑含容,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在外表上的呈现。

北宋时期的名臣范仲淹,以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而闻名于世。这种胸怀使得他能够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恢弘气度。他不被物质的得失所左右,也不会因为个人的境遇而喜怒无常。这种宽厚谦和的气象,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比之下,明代的权臣严嵩虽然位高权重,但由于他的贪婪和骄横,最终导致了“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他的行为举止完全背离了端庄厚重和谦卑含容的原则,最终遭到了历史的唾弃。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真正能够成就伟大事业的人,无一不是具备宽厚谦和气象的人。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善于包容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相反,那些骄矜自满的人,即使在一时之间能够获得显赫的地位和财富,但由于他们缺乏内在的修养和品德,最终往往难以逃脱衰败的命运。

德行是命运最根本的推手,远胜于任何命理推算。《易经》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三国时期的刘备,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自勉,终成一方霸业;而董卓暴虐无道,虽权倾朝野,却最终"死于非命"。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言:"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善行积累成德性,德性塑造命运。当一个人将善念化为日常,吉星自然相随;若恶念成为习惯,凶星必将降临。

观今日之世,人们或沉迷于面相手相,或痴迷于星座命盘,试图通过外在形式窥测命运玄机,却忽视了最根本的气象修养与德行积累。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美德如同一颗珍贵的宝石,最好是用朴素的底座来镶嵌。"真正的命运掌握者,不在于精通多少命理知识,而在于日常生活中培养了多少善念善行。北宋理学家程颢"视民如伤"的仁厚,明代大儒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笃实,都是改变自身命运、影响时代走向的强大力量。

人生如棋局,气象决定格局,德行决定结局。相人者若能超越皮相之见,首指精神气象;推命者若能超越术数之限,回归道德本源,方能真正读懂命运真谛。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相面师与推命者——我们以怎样的心性修养塑造自己的气象,以怎样的行为选择积累自己的德行,就是在书写怎样的命运篇章。


    (http://www.wmfxsw.com/book/749796-8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