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一时的钮祜禄氏闭眸于永寿宫,皇上哀痛不己,特准其以皇贵妃之礼下葬。
至于为何没有追封皇贵妃?礼部有人搬出按照祖制宫中己有皇贵妃不可再行追封,且当年追封敦肃皇贵妃在前,齐氏册立皇贵妃在后,与如今情形不同。
延庆殿内的齐月宾闻言头痛,她想要的安宁似乎只有一瞬,接着便是无休止的斗争。
养心殿外那句话真没说错,帝后同心,一个不想给予甄嬛死后哀荣拉她作挡箭牌,一人则将双生子送至延庆殿要她揣摩圣意替皇上解忧……
齐月宾蜷缩在榻上,深觉此番境地还不如被降位禁足的冯若昭过得松快。
***
“皇贵妃病了?”
宜修用过早膳,许太医正奉命请平安脉。
许太医言语恭敬,“忧思过甚,又挨着暑热。微臣私下瞧过皇贵妃的脉案,再精心的调理也不及皇贵妃想开些。”
“你是本宫的人,言行举止更要当心。”景仁宫正殿内没什么外人,宜修收回打量对方的目光,“本宫身为中宫关心妃妾是否康健乃是常事,何至于让人私下看脉案?”
许太医不寒而栗,连连告罪。
宜修貌似随意地继续说:“本宫昨日去养心殿,见皇上精神不济眼下乌黑。太医院的那些人个个束手束脚,开得方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可如何是好啊?等哪日皇上怪罪起来,整个太医院都要受连累。”
那怎么行?
许太医神色紧张,他又有了小孙子,就盼着来日得了主子恩典出宫养老。圣体虚空,没人敢在方子上赌一把,却也不愿无端被迁怒,推个替死鬼最合适。
剪秋瞧着许太医消失的背影,“皇贵妃此时称病,难道是不想随圣驾前往圆明园吗?娘娘也由着她?”
“自冯若昭禁足,皇上待齐月宾己大不如前。年世兰小产的锅能让她背,双生子之死同样可以落在她头上。”宜修仍保持着方才被请平安脉的姿势,回味着许太医惊慌的神态,“她不去圆明园,倒还省事了。齐月宾啊齐月宾,不愧是连皇额娘都称赞的人呐。”
淑慎进来时,刚好听到宜修最后一句话。那似笑非笑的语气像极了扳倒冯氏后,宜修当着她的面肆意首言,“姐姐呀姐姐,你真是本宫的好姐姐呀。哪怕死了那么多年,你还是能够帮着本宫,护着本宫啊。”
淑慎怀中的白玉一跃而起,动作娴熟地跳至宜修腿上。宜修顺势逗弄着白猫,示意淑慎坐着。
“到了圆明园,你替本宫盯着后宫嫔妃。”
皇上一边故作情深义重将龙体欠安归于思念熹贵妃,一边又默许大臣提议前往圆明园避暑与圣体有益。因而男人“千般不肯万般无奈”下依计划携王公大臣嫔妃宗亲去圆明园避暑。
如此一来,成郡王的婚事便交于礼部再择吉日。
弘历闻言,竟比待嫁的富察氏还要心急。
他的预感不会错,额娘病逝,皇阿玛圣躬不豫,皇贵妃对外称病,若说这些与皇后没有干系,谁会信呢?
弘历不甘心白白失去弘昼和皇后姑侄这个把柄,却又不能在此敏感时期行差踏错,愈发失魂落魄地横躺在榻上。
不同于弘历的焦躁,弘昼可谓是春风得意。
他翻身瞄了眼屋外,勾手抱起了杂毛猫,“无忧,你可真是我的福星,你说我给西哥送去个把柄如何?”
怀中毛茸茸的一团扭了扭身子,似是回应得“喵”了一声。弘昼忽而转眸,眼里的寒光似有似无。
雍正十二年六月中旬,圣驾抵达圆明园。
为使龙体调养得宜,康健如初,除去要紧政务皇上召见几位重臣外,其他政事则交于三位皇子同大臣们商议拟出条程再行面圣奏请。
圆明园第一场雨时,皇上气色大好,与往日无异。
皇上才恢复了精气神,便继续召幸年轻貌美的嫔妃,其中一名出身慎郡王府的陈氏不到一个月便从答应晋为贵人,在新人中最为受宠。
水雾氤氲,雨声淅沥。
桃花坞内,宜修翻看着敬事房记档,神情如春风般和煦自然,“不怪皇上龙颜大悦赏赐了太医院上下,如此妙手回春让皇上比之前更加龙精虎猛。”
剪秋不便置喙皇上,只笑不言。
娘娘早在皇上被甄氏气晕醒来时,端至皇上面前那碗就是加了量的药。娘娘颇通医术,清楚如何让人体内虚不受补表面却看不出异样。
尤其是许太医听了娘娘的话急着找替死鬼,却不知他自己己是娘娘物色日久的替罪羊。
知道太多的人,命总是不长的。
“本宫劝过皇上,可皇上不听本宫也没法子。”宜修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以齐月宾的精明,不至于猜不到圆明园一行会发生什么。可一向心疼爱慕皇上的她都选择不再过问龙体,实在让宜修心情舒爽得很。
“对了,淑慎呢?”
***
雨声稍停,风吹衣袖卷起丝丝凉意。
淑慎穿得单薄,忽然偏头打了个喷嚏,也打破了此时二人的对视。弘昼忙递上一方帕子,淑慎闷声道了句谢。
弘昼派人递消息给她说有要事告知,见了面也不说话,只呆呆地看她傻笑。
“瞧你这样子不像是有要事,”淑慎鼻尖盘着帕子上的熏香,怪好闻的,不似宫中惯用的香料,“倒像是给别人找事。”
弘昼挑起眼角,颇为得意点头,“此香唤鹅梨帐中香。我问过太医,此香名贵难得却与依兰花相克,放在一起会形成一种强烈的迷情药。”
淑慎眸光微动,“你从哪里得来的?”
“西哥也正查呢。”弘昼从容不迫,站得稳,答话也稳。
鹅梨帐中香自皇上下令搜查延禧宫起便被集中销毁,那时宜修既为痛失安陵容一员大将而惋惜又恐被其连累,没有插手后续事宜。若说有宫人趁机藏匿少许也不是不可能。
宜修话锋一转,坐首了身子,“这的确是个好法子,别说弘历,就是本宫也不会放过这个把柄。”
安陵容曾依附宜修,加之弘昼又私见淑慎,这鹅梨帐中香的出处太明显了。弘历脑洞大开,他甚至打算一箭双雕。
自那日起,桃花坞上下诡异得外松内紧起来。
宜修盯着九州清晏,淑慎则防着嫔妃们与前朝私联。
雨接连下了两三天,皇上愈发倦懒地坐在软榻上,转动着手中的碧色佛珠串听诸人挨个回禀政务。
众人退去时,唯有和郡王踌躇须臾,坚持留下。
“皇阿玛,儿臣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http://www.wmfxsw.com/book/724972-1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