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当宜修淑慎姑侄联手时(35)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0章 当宜修淑慎姑侄联手时(35)

 

圣驾回宫之际,果郡王被派去驻守雁鸣关。

甄嬛闻言咳出了血,她盯着桌上摆放的残羹冷炙,嘲讽大笑又骤然冷漠,“他这是准备要允礼的命了。”

她何尝不想一死了之,可那人用甄家老小性命做要挟。

崔槿汐忙拿巾帕擦拭血迹,尽可能轻声安慰:“皇上到底不会明着对王爷动手,只要离开王府,王爷还是有机会脱身的。再者娘娘有西阿哥和胧月公主……”

要西阿哥独自力挽狂澜,崔槿汐也不敢确定,皇上将永寿宫看管得密不透风,除了刻意要甄嬛知道的事,其他消息都进不来。

皇上对永寿宫态度漠然只字不提,阖宫嫔妃无人敢置喙。甚至竹息都听了不少风声,忐忑不安地来了景仁宫。

宜修轻轻抬手示意竹息坐着,她原本还想找竹息聊聊,怎知对方主动找了来,“您怎么来了?不怕皇上知道吗?”

竹息伺候太后多年,自然清楚皇后做过的事。可无论见皇后几次,她都忍不住佩服对方泰然处之。

以前有太后护着,现在呢?

“奴婢来给娘娘送抄好的佛经,一会儿就走。”竹息压低了声音,问出了多日来藏于心底的不安,“请恕奴婢多嘴,永寿宫出事跟娘娘有关吗?奴婢只是想起了太后崩逝前最放心不下娘娘,这才……”

宜修静静地看着对方,毫不犹豫地摇头。

竹息松了口气,“那就好,太后也安心了。”

宜修无所谓地端起茶盏喝了一小口,漫不经心地说:“本宫意思是,不知您指得是永寿宫的哪件事?”

竹息愣住了,她就知道跟皇后脱不开干系。皇上如何恩宠甄氏,即便再失宠甄氏也有儿女傍身,皇后确定能彻底扳倒甄氏吗?

太后留下遗诏,果然未卜先知。

竹息整理着思绪,太后都劝不住皇后,她更不可能,索性便起身行礼告退。

宜修坐姿端雅,抬手示意剪秋拦下竹息,屏退宫人,神态松弛地开口,“本宫还未谢过您冒险揭发宁嫔与果郡王私情一事。这些年皇额娘与本宫常有分歧,您也清楚。皇额娘崩逝,皇上本意许您离宫安养,您却一首留在寿康宫为皇额娘祝祷,主仆之情令人动容啊。”

“奴婢无儿无女,留在宫中挺好。”

“不全是吧……”宜修似是游离在外,她打量着面色如常的竹息,顿了少顷,“皇额娘最信任你,若是本宫定会为剪秋安排妥当,不会让她继续在宫中沾染风雨。”

竹息正要寻借口,又被宜修打断,她脸上露出熟悉的浅浅梨涡,“放心,甄嬛翻不了身。皇上自己滴血验亲得知弘曕和灵犀是果郡王的种。”

“……”竹息被突如其来的真相震慑到了。

宜修嗤笑,“何必大惊小怪,皇上什么年纪了,怎么就她甄嬛遇喜容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竹息回了寿康宫反复回想着皇后的话,脑海中画面飞闪,想到了太后那句“白嫩,不像皇上生下了黑黢黢的”。她虽然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却在深宫与人周旋中极力把每件事、每句话都反复琢磨,她不会忘记任何细节。

不只甄氏遇喜容易,还有一人。

纵然有皇后防着后宫妃嫔有孕,但也没法做到事无巨细。结果却是除了沈氏和安氏外,其他嫔妃无人遇喜。自甄氏离宫后,安氏一贯被翻牌子次数多就罢了,可沈氏呢?

愈发蔓延的疑心犹如惊雷,劈开了竹息此刻的冷静。她望着正殿,又想了更多。

然而却还是比不上脑洞大开的冯若昭。

冯若昭见不到甄嬛,整日在安慰胧月和被齐月宾安慰中烦躁得几近抓狂。她命人盯着景仁宫毫无进展,便想从三阿哥身上找突破口。三阿哥身边的宫人不好收买,西阿哥又避嫌不与后宫妃嫔走动,冯若昭万般无奈下不得不让胧月试一试。

景仁宫请安离开时,冯若昭走得慢。宫人们垂头避退,后面立着一姿色不凡的少女,正是淑慎。

“许久不见,淑慎格格与当日在御花园时截然不同了呢。”

淑慎微笑着行礼,“敬贵妃娘娘谬赞。”

这副笑里藏刀让人抓不到把柄的模样着实可恨,冯若昭没接话,走了几步,听到后面剪秋在喊“格格”。她回头又瞧了一眼,却见方才的少女正站在原地与她对视。

那目光不畏惧,也不惶恐,在被冯若昭发现后没有闪开,反倒看得冯若昭忍不住先转了头。

待景仁宫重归清静,剪秋没好气地撇嘴,“格格何必搭理她呢,就算三阿哥嘴不严透漏了什么也不打紧,娘娘迟早会收拾敬贵妃的。”

宜修也听到了动静,抬眼扫过她们二人。

“三阿哥不会说的。”淑慎摇头,语气轻柔而坚定,“我提醒他若是皇上能留下果郡王府的侍女,一定也能容下进宫日久的瑛嫔娘娘。他很想护瑛嫔万安呢。”

宜修难得唇角抽动,千言万语汇成一声冷哼和一记白眼。

幸亏早早放弃了弘时,不然此刻她不知该有多心塞,“先前在圆明园时你说还有一人入局,就是指冯若昭?”

“敬贵妃喜欢关注男女之情,又爱盯着姑母,哪里会放过这个机会?”淑慎微侧身,接过姑母递来的桔子,“敬贵妃为保胧月不受牵连学着皇贵妃隔岸观火,可不能让她这么下去。”

剪秋如梦初醒,格格说得对,冯氏不急着跳脚,娘娘怎么抓到把柄惩治她呢?

胧月跟三阿哥接触时,竹息着人打听温实初。

前者淑慎早有安排,后者宜修却茫然不解。

她本欲套出太后曾嘱咐过竹息什么,不想对方口风极紧,事到如今还瞒着她。平白无故的,竹息探听温实初做甚?

雍正十一年十一月,雁鸣关附近战局平稳,准噶尔军在时疫、粮草短缺和御冬物资不足的重重困境下不得不退兵。平郡王奉命追击,重伤摩格和一众精锐。

皇上龙颜大悦,于毓庆宫设宴为诸将洗尘。

弘昼意气风发,进退有礼地穿梭在一众宗亲大臣中,腰间来回摆动着一块质地剔透的玉佩,正是淑慎赠予他的那枚。


    (http://www.wmfxsw.com/book/724972-1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