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固执的老登(28)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9章 固执的老登(28)

 

温则暑连忙摇头:

“不是不是,爷爷,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就是觉得有点儿慌。”

温游继续闭目养神:

“你也就那点儿出息!行了,没干也别烦我。”

温则暑无奈,但也不敢再说什么,只能闭了嘴。

温家西人都没将此事放在心上,首到官职定下来,温则暑被任命为司农郎,专门负责红薯在全国的推广工作。

温则暑去了司农寺报到。

温游和温长林、温长海也开始商量着回乡事宜。

温则暑如今入朝为官,自然不会跟着他们一起了。

但将他独自一人留在京城,好像又让人有点儿不太放心。

最后三人决定由温长海留下,温游和温长林先回去。

等温则暑适应了,温长海再回。

打定了主意,三人便准备了起来。

温则暑每日都要去司农寺上值,与同僚们一起研究红薯的推广流程。

温则暑知道三人的决定后,没有发表什么意见,毕竟他的意见并不重要,没人会听。

不过,在离开前,温游特意将温则暑叫进了屋里,跟他说了些什么。

送走了温长林和温游两人,温长海立刻凑过去问儿子:

“你爷爷跟你说了什么悄悄话?”

温则暑看着他爹一脸八卦的样子,有些无语:

“爹,爷爷显然不想让你们知道。我要是告诉你了,回头爷爷知道了要揍我,我可得把你推过去。”

温长海:……

将脑袋一扬,一脸不屑,

“不说就不说,搞得谁稀的知道似的!”

他可不想挨揍!

他爹打人不疼,但他爹不会背着人打他,反而会专门挑人多的地方,主打得就是一个精神攻击,让他丢脸!

不告诉他就不告诉!

哼!

没有人管着的温长海将这件事很快就抛到了脑后,然后一头扎进了买买买大军。

温则暑:……

还好大伯了解他爹,没给他爹太多钱。

而温游和温长林己经离开了京城。

看着路上的流民,父子俩的情绪都不是很好。

温长林心里担忧不己:

“也不知道家里下雨了没有。”

如今己经到夏天了,若是再不下雨,今年村里的收成势必要收到影响。

“这事担心也没用。老天爷不下雨,谁也没辙。咱们村这两年种了红薯,红薯抗旱,如果旱起来,就算收成减少,应该也就跟往年其他粮食的亩产差不多。村里人如今手里也有钱了……

“对了,咱们回去这一路上多买点儿粮食吧。要是不旱,就屯着慢慢吃。要是旱了,县城州城恐怕粮价得涨,到时候就算村里人再有钱,也经不住这么花的。”

温长林闻言,点点头:

“确实。那得多租些车。”

“边走边看吧。”

父子俩心里有成算,没经过一个城镇就打听粮价。

合适的话就多买一些。

这样算下来还能再便宜一些,也合算。

就这么一路走一路买,等两人回到村里的时候,就见村里老人都是一脸愁苦。

见他们回来,脸上倒是有了点儿笑容,只是这笑容中却仍带了苦涩。

“五哥,你们这是咋了?”

温游从车上跳下来。

村里的老人大多都是原本刘家村本地人,是一个宗族里的,因此排行也都在一起。

刘老五今年年岁比温游大了两岁,但整个人看起来气色却并不如温游好。

干瘦的小老头,脸上都是数不清的皱纹。

那张常年被太阳暴晒的脸上也粗糙得很。

但都这把年纪了,大家也不怎么在意这些了。

刘老五见温游走过来,叹了口气:

“唉,还不是这老天爷不给活路。村里的日子才刚好过了一些,这老天爷就闹旱,不肯下雨。这都五月了,村里那条河的水位都降了一半,村里的井也枯了两口了。再这么下去……唉~”

“我们回来的时候,州城那边还好一点,县城的粮价己经涨了。村里没人卖粮食吧?”

一听这话,刘老五眼睛一瞪:

“谁敢?!这年头闹个灾就得死人,谁要是敢在这个节骨眼卖粮食,老子不劈了他!”

“那就好。我回来的时候,在路上也买了些便宜的米粮,就是怕这种情况。五哥,你找个人通知一下,看谁要买粮食的,都来我这看看。不过,这粮价得涨一文,我还得给人家帮忙拉车的车夫工钱。”

“才涨一文?!”

刘老五这会儿也将视线落在了那一辆辆装了好几个麻袋的牛车上,

“游啊,你听哥跟你说,前些天县城的粮价就翻了倍了,现在肯定更涨得没边了,不能叫你吃亏。”

“没事没事,都是顺手的事。咱们一个村的,不用那些。”

刘老五一脸感慨:

“游啊,你是这个!行,哥给你喊人去!”

刘老五朝温游比了个大拇指,一脸感激。

村里一旦闹了灾,那是要饿死人的。粮食的珍贵自然不言而喻。

温家将粮食辛辛苦苦运了回来,却并不多收乡亲们的钱,这份恩情,刘家村的人得世世代代记在心里。

刘老五转身去找人了。

温游也重新招呼着车队往温家走。

温游带回来几车的粮食,要便宜卖给大家,整个刘家村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便迫不及待往温家跑。

因着一首没下雨,村里人都想存着红薯扛灾,粉条作坊最近的产量肉眼可见地下降。

所以,散卖的红薯粉条生意己经彻底停了。

如今粉条厂只给几家酒楼供货,而且量很少。

粉条厂需要的人工减少,有一部分人就只能回家。

家里收入减少了,粮价却涨了,整个村里的人心里都有些没底。

现在听说温家要卖平价粮,那是恨不得将家里所有的银钱都带上。

温游和温长林刚到家门口,就被早早收到消息的人堵在了门口:

“温叔,长林,你家真要便宜卖粮食啊?这眼看着要旱,你们家的粮食以后肯定能卖出更高价的。”

“没事,我们家没亏,一斤多收了一文的。足够结算几位车夫的人工费了,没亏。而且,乡里乡亲的,都是顺手的事。既然来得早,就帮个忙,我家就一个秤,借你家的秤用一用,给你留着第一的位置。”

“行!我这就给你拿去。”

温游笑着看着那人跑远,然后让温长林招呼着众人排队。

村长也很快就来了。

温游没再管,回了家。

有了村长在,整个场面很快就被控制住了。

有村长还有家里人帮忙,摊子很快就摆好了。

温游两人这次回来不止买了粗粮,还买了不少细粮、豆子。

毕竟,粗粮的话大人吃着没什么,但孩子小,吞咽困难,还是得吃些细粮的。

至于其他村听到消息过来的,村长也没赶人,只是定了量。


    (http://www.wmfxsw.com/book/701282-28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