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永安二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番外: 永安二年

 

大景,永安二年。

锦华殿内,苗淑妃的尖叫声、太监的脚步声、铜盆碰撞的金属声交织在一起。

此时此刻,锦华殿己然乱成了一锅沸水。

“陛下呢,陛下怎么还没来?!”

宫女锦心冲着小太监厉声质问道。

“陛下还在御乾殿议事,实在是不让见呐!”小太监颤抖道。

“啪!”的一声,一个鲜红的掌印落在小太监脸上:“废物!再去请!”

小太监捂着脸,顾不上愤恼和委屈,低着头就往外跑。

迎头就撞上一个人,一下子就被薅起衣领,脑袋上又挨了一巴掌。

“你慌什么!不长眼吗?”小太监抬眼,见是魏皇后身边的总领太监的弥深。

“弥公公。”小太监小声唤着。

弥深没去看他,抬眼与锦心眼神博弈了一阵,随即冷声道:“去做你该做的差事,宫里有皇后娘娘在,你乱什么?”

“是是……”小太监忙不迭的应下,连忙往外跑。

真是倒霉到家了,同时遇上两个活阎王。

谁不知道这弥深是己故的行川大总管亲自教导出来的,手腕狠着呢。

上次苗淑妃派去教坏太子的太监,被他折磨的,只剩一滩烂泥了。

“淑妃娘娘在里面拼了命的诞育皇嗣,皇后娘娘在凤仪殿坐的可真稳呐。”

“没办法,太子殿下腹痛不止。

你也知道,储君乃国之根本,轻易怠慢不得。

再者,为皇家诞育皇嗣,是淑妃娘娘的职责,怎么能还没生出来就开始借功冒犯主子呢?”

“你!”

“啊——”

里间传来苗淑妃撕心裂肺的叫喊声,锦心顾不上与弥深扯皮,咬牙往里间冲去。

弥深悠闲的坐在一旁的凳子上,看着来来往往的宫人们,嘴角扬起一抹满含深意的微笑。

果然,片刻后。

“完了……完了!”

“闭嘴!”

里间变得混乱不堪,不一会儿,从里间出来一个小宫女,经过弥深所在的位置时,不露痕迹的点了点头。

弥深呼出一口气,随即往里间的方向走了几步,大声道:“淑妃娘娘这是怎么了?”

……

凤仪殿内,魏皇后正在喂太子吃着小厨房新做出来的虾仁蛋羹。

弥深进来时早己换了一身衣裳,只怕身上的血腥味冒犯了主子。

魏皇后见他来了,放下勺子:“今日吃的够多了,再吃又要不舒坦了,咱们明日再吃,好不好?”

“嗯。”李瑀乖乖点头。

魏皇后冲奶娘使了个眼色,奶娘会意,随即将李瑀抱了出去。

“如何了?”

魏皇后没有抬眼,用帕子擦拭着手上不小心滴上的羹汤。

“是个死胎。”

魏皇后闻言闭上眼,皱眉道:“造孽啊。”

“皇后娘娘不必自责,她手上也不干净。

再者,后宫,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陛下的苦心,娘娘,可不能辜负了。”

魏皇后抬眼,盯了弥深良久,随即道:“罢了,你看着安排吧,最近太子身边多派几个人护着,淑妃……不会善罢甘休的。”

……

苗淑妃自知道自己诞下了一个死胎后,不吃不喝将自己关在内殿好几日,谁也不见。

这己经是她第三次怀胎了,前两次都没保住,不过三月就小产,如今好不容易撑到足月,尽管太医说是个女胎。

她其实,也是很期待的。

锦心端着一碗八珍汤走进来,见苗淑妃还在发呆流泪,叹了口气后,走上前去。

“娘娘还要仔细身子才是啊。”

“呵……身子?本宫如今哪里还有什么身子可珍重的?”

苗淑妃抬眼,只见她满眼猩红道:“你没听见太医的话吗?

本宫……再也不能有自己的孩子了……”

说着苗淑妃揪着被子痛哭起来。一时间,整个锦华殿都充斥着她撕心裂肺的哭声。

……

御乾殿内,李知珩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俨然己经知道了锦华殿内发生的一切。

苗淑妃那里,自然是要安抚的。总不能将人逼得太狠了。

但是苗钧心野,他不欲让苗家的孩子生出来,挡了太子的路。

李知珩捏了捏眉心,逃避似的又打开一本奏折批阅着。

但随即,他的眉开始越皱越深。

“啪——”的一声,李知珩将折子扔在桌子上,随即开始剧烈的咳嗽起来:

“咳咳……咳咳咳……”

一旁的太监庆年连忙上前递茶。

“陛下,传太医吧。”庆年满脸担忧道。

李知珩摊开手,只见里面点点腥红,随即无奈笑了笑。

但一旁的庆年却吓得魂儿都没了。

“陛下啊!”

庆年跪在地上,又劝了一遍要传太医。

“不必了,天命如此。

或许,朕本来就没有做皇帝的命。”

“陛下万岁无疆,是奴才心中,最好的天子!”庆年哽咽道。

“你不必忙着伤心,事情没结束前,朕还舍不得死。”

李知珩眼里闪过一丝锋利的光芒。

俗话说,瘦麟秃角,不堕龙威;虫衣百变,难窃龙名。

李知珩虽没有历代帝王那般的本事,但他到底是按着正统培养起来的,也不是谁都能与之一斗的。

其实,李知珩心里明白。当初先帝与昭纯皇后选择他做皇帝,只是因为他占了“嫡长”二字。

他占尽了身份的优势,选择他做皇帝,会少很多非议。

还有就是,他足够听话。

李知珩抬头靠在龙椅上,思绪飘远。

他猜到了昭纯皇后的心思。

其实,按照先帝的身体状况,是挺不过昭纯皇后的。

如果昭纯皇后有机会坐上太后的位置,也许今日朝堂会是另外一番景象,想的更大胆一些,也许会有景国的第一位女帝也不一定。

只是昭纯皇后这病来得急,一阵风似的就把她打倒了。

他也问过国师,国师只有一句话:“慧极则夭,情深不寿。”

这一句话便概括帝后二人的命运。

而昭纯皇后,则是彻底应验了“慧极必伤,天妒英才。”这八个字。

想到这,李知珩不自觉的红了眼眶。

母后,珩儿想您了。


    (http://www.wmfxsw.com/book/670251-17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