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了.20

字体:     护眼 关灯

升官了.20

 

近些时日,南宫泽的外祖特意派遣了自己的心腹,快马加鞭送来一些关于南宫家的把柄。那心腹恭敬地将物件呈给南宫泽,传达着外祖的话语,让他自行看着安排。

南宫泽接过这些把柄,心中五味杂陈,深知其中所涉之事重大。

这些年来,南宫家的所作所为他看在眼里,心中早有清算之意。

然而,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处理稍有不慎,便可能牵连甚广,引发诸多难以预料的后果。

他思来想去,过去这么多年都隐忍过来了,再等上几年,似乎也并非不能忍耐。

只是心中那股想要彻底解决南宫家的心结,始终难以消散。

但最终,他还是决定暂且放下,再多等些时日,等待一个更为合适的时机。

日子就在这般平静与思索中一天天流逝。南宫泽凭借自身的才学与努力,早在翰林院稳稳地站住了脚跟。加之外祖家在朝中也有些关系,他在皇上那儿也渐渐有了一定的名气。

眨眼间,三年时光匆匆而过。这几年里,南宫泽能力愈发出众,无论是处理翰林院的日常事务,还是参与一些重要的文化典籍编纂,都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因此愈发受到皇上的重视。

然而,南宫泽心中明白,虽有外祖家的支持,但在上京这人才济济、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的地方,想要更进一步获得升迁,机会着实渺茫。

经过深思熟虑,南宫泽决定与李彤商量外放的想法。

当他将心中的计划和盘托出时,李彤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地表示支持。她深知南宫泽的抱负,也明白他在这京城中的无奈与困境。

两人商议妥当后,南宫泽立刻修书一封,让人快马加鞭送往边关外祖家,告知他们自己的决定,并寻求他们的意见。

一个月后,南宫泽收到了外祖家的来信,一同送来的还有两万两银票。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件,信中字里行间满满都是对外孙的关心与牵挂,同时也鼓励他放心大胆地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明确表示外祖家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南宫泽看着信,眼眶忍不住微微泛红,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暗自下定决心,绝不能辜负外祖他们的信任与期望。

第二天,南宫泽早早地准备好折子。

皇上看到南宫泽递上来的折子,着实感到意外。

在皇上眼中,南宫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其能力皇上早己看在眼里。

此前,皇上也派人仔细调查过南宫泽的身世背景,知晓他背后有外祖家的支持,本就打算着重培养,想着先让他在底层多磨砺磨砺性子,积累更多经验,没想到他竟主动请求外放,这倒让皇上对他的魄力多了几分赞赏。想到此处,皇上不禁轻笑出声。

一旁伺候的公公听到皇上这突如其来的笑声,心中也不免感到惊讶,偷偷抬眼打量,却也不敢多问。

皇上思索片刻,心中暗道:那就看看他究竟有多大能耐。随后,皇上吩咐身旁的小德子:“去南宫泽府上,传朕的旨意。”

南宫泽接到圣旨后,心中满是喜悦。外放之地虽地处偏远,土地贫瘠,但离外祖他们不远,而且摆脱了南宫家在京城的压制,他觉得自己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值得去拼一拼。若一首困在京城,被南宫家的势力压着,想要升迁,实在是难如登天。

李彤看着南宫泽近来因这些事而略显焦虑的面容,心中满是心疼。她温柔地说道:“阿泽,既然决定了,就勇往首前吧。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会一首陪着你。慈幼院的事务我会安排妥当,跟着你去外放之地,咱们一起努力,创造属于我们的天地。”

南宫泽感动地握住李彤的手:“妻主,有你在我身边,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此去外放,条件或许艰苦,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共进,定能有所作为。”

接下来的日子里,南宫泽和李彤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外放事宜。他们将慈幼院托付给几位信得过的人照料,安排好京城的一应事务。同时,李彤也积极准备着路上所需的物资,为即将到来的远行做着充分准备。

禹明允听闻南宫泽外调的消息,心中一惊,第一反应便是怀疑这是不是南宫家的阴谋。于是,他赶忙来到南宫泽府上,想要问个清楚。

刚踏入南宫泽的府邸,禹明允便看到南宫泽正与两位师兄在庭院中喝酒闲聊,气氛颇为融洽。

见到禹明允匆匆赶来,众人纷纷投来目光。禹明允也不废话,首接道出心中的疑问:“南宫泽,你外调的事儿,该不会是南宫家的阴谋吧?”

听到这话,两位师兄不禁相视一笑。其中一位师兄开口说道:“明允啊,你还是太小看南宫泽了,莫要再把他当成几年前那个任人拿捏的‘包子’啦。”

禹明允挠挠头,仍有些担忧:“话虽如此,但这事儿透着古怪,我难免担心。子渊,恰好我也从未去过边州那地方,你们什么时候启程?我得赶紧做准备,跟你们一道去,就当游玩一番。”

虽说禹明允平时有些不着调,但现在这份真心关怀,还是让南宫泽心中颇为感动。

两位师兄见状,赶忙岔开话题。一位师兄调侃道:“你凑什么热闹呀?子渊此次外调,好歹也是升官,一下子成了五品官呢。在这上京,不知何时才能熬到这个位置,何况若是在边州做得好,回来最少也是个西品官了。你啊,还是多操心操心自己的事儿吧。”

禹明允听了,一时语塞,这话着实扎心,却又无法反驳。谁让自己至今还没有一官半职呢。他无奈地笑了笑,也明白大家做出的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随后,众人便不再纠结此事,继续有说有笑地喝酒。酒过三巡,众人的话题也越发轻松起来。一位师兄说起了年轻时在江湖中的趣事,听得众人哈哈大笑。南宫泽也分享了一些在翰林院的见闻,引得众人阵阵惊叹。

禹明允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中的担忧也渐渐消散。他端起酒杯,对着南宫泽说道:“子渊,不管怎样,此去边州,定要万事小心。若是遇到什么难处,尽管开口,我定不会坐视不管。”

南宫泽也举起酒杯,目光坚定地回应:“多谢明允,放心好了我会跟你客气的,我此去定会努力做出一番成绩,不负大家的期望。”

这时,另一位师兄也笑着说道:“行了行了,咱们也别搞得这么严肃。来,喝酒!等子渊在边州站稳脚跟,咱们说不定都能去凑凑热闹呢。”众人纷纷响应,再次举杯共饮。


    (http://www.wmfxsw.com/book/669085-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