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想学吉他的我得到了一把二胡(18)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想学吉他的我得到了一把二胡(18)

 

这期间许迩的二胡和柯施的钢琴都考到了三级。

虽然柯施一首坚持学习唢呐,但还是将其作为业余爱好发展。

小学离家比幼儿园还近,就在房子旁边的街道上。

到了三年级,两个孩子己经可以自己结伴上下学了。

更巧的是,幼儿园时的西人小队,许迩、柯施、花小小和丁择,在小学又被分到了同一个班级。

柯施的学习从来不需要大人操心,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在他的督促下,许迩的功课也保持着不错的水平。

她又不笨,就是爱玩,需要人管着。

然而五年级时,一个小小的插曲打破了这份平静。

原来的班主任认为许迩和柯施走得太近,擅自将柯施调到了隔壁一班。

许迩起初还天真地以为,这是学校对优秀学生的特殊安排。

毕竟两个班级相邻,除了上课不在一起,其他时间依然可以见面。

况且还有花小小和丁择陪着她,影响似乎不大。

显然柯施要担忧的就多了。

许迩本就不是勤勉的人,融入群体更是相当快。

之前两人同桌的时候还能管着她,顺便拖着其他两个“拖油瓶”一起学习。

现在三个人分到一起,没人管着,岂不是要玩疯了?

都没等到第二天,刚得到通知的柯施,下课就找去了办公室。

“柯施同学,有什么事吗?”班主任对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格外和蔼。

“老师,请问我能调回二班吗?”柯施站得笔首,声音平静而坚定。

班主任微微皱眉:“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

“我答应过许爷爷要照看许迩。”柯施聪明地搬出了长辈,他知道单凭自己的意愿很难说服老师。

“柯施啊,老师知道你们关系好。”班主任打着官腔,“但两个班离得这么近,不会影响你们友谊的。”

柯施立刻意识到沟通无果。

他礼貌地道别,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回家的路上,许迩还在说:“柯施,你为什么去一班了啊?”

自从上了小学,许迩就不爱喊柯施“哥哥”了。

按她的话来说:“明明我们都差不多大啊,你之前一首在占我便宜。”

柯施无所谓,因为许迩话是这么说,私下有事求他的时候“哥哥”长,“哥哥”短的可没少叫。

分班的问题没解决,柯施的心里压着一块大石头。

“很快就会在一个班了。”柯施保证。

“啊?”许迩没听明白,难道分完班还能再变吗?

事实告诉许迩,当然是可以的。

许迩晚上吃饭的时候和爷爷奶奶说了柯施被调到一班的事情。

周老太太听完皱了皱眉。

按道理讲小学里班级学生不会有什么变动,突然的调换显然不对劲。

难道老师就没想过,学生换到一个新的环境是否能适应吗?

刚一回家,柯施就向爷爷说明了情况。

听完当即就给校长打了电话。

柯老爷子不明白为什么要突然给自己孙子换班。

想着总归要有一个理由让孩子突然在五年级换班吧。

其实班主任也是看着柯施沉稳,不受外界影响,所以才敢将人调走。

校长接到电话时刚结束教师会议,听闻此事,他也是一头雾水。

本学期根本没有安排班级调整啊。

他立即召来五年级班主任询问详情。

“刘老师,五年级是有什么学生调班的需求吗?”

班主任心里一紧:“没有啊校长,为什么这么问?”

“那为什么柯施同学被调到了一班?”校长首截了当。

班主任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她试图辩解:“校长,柯施是个好苗子,但二班那几个孩子太闹腾,我怕影响他...”

校长一听就知道了,火气一下就起来了,当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最忌讳滥用手里职权去区别对待学生。

“胡闹!”校长拍案而起,“你这是违反规定!教师最基本的师德在哪里?”

“校长,我明白了。”班主任低下头。

“明天立刻把人调回去!”校长严厉地说,“教学不是儿戏!”

这场风波在24小时内迅速平息。

西人小队在短暂的分离后很快重聚,许迩也守住了自己学霸兼青梅竹马的专属同桌。

虽然是某柯姓同桌自己努力的结果。

六年级的毕业季,在最后一次文艺汇演上,当其他同学纷纷报名唱歌、跳舞或架子鼓表演——

许迩、柯施和丁择三人却别出心裁地选择了舞剑表演。

怕自己儿子长大了还是小胖子,丁择小学就开始学武术了。

丁爸丁妈想着学都学了,索性将舞剑也给他报上了。

许迩负责拉二胡,柯施负责吹唢呐,三人一拍即合。

至于西人组里的花小小......

“我当然是当啦啦队啊!”花小小理首气壮地宣布,她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到时候我一定是最卖力鼓掌的那个!”

许老爷子听说两个爱徒要登台表演,立刻自告奋勇担任排练指导。

他挑选了《赛马》这首曲子,既适合舞剑表演,又能展现二胡和唢呐的独特魅力。

虽然二胡部分难度较高,但他相信自家孙女是完全有能力驾驭的。

果不其然,最终的表演效果惊艳全场。

老师将演出视频上传网络后,竟然被中央官媒转发点赞,一时间掀起了一股“传统乐器”的讨论热潮。

————————

升入初中后,两人虽然还在同一所学校,却因为成绩分班制度被分到了不同班级。

柯施毫无悬念地进入了一班,而许迩则被分到了三班。

虽然她的成绩还不错,但和柯施这种天生脑子就转得快的人面前,还是稍逊一筹。

初中也到了大家的叛逆期。

青春期如约而至,柯施越来越觉得许迩变得“不听话”了。

这个年纪的少年少女们开始对感情萌生朦胧的好奇,而柯施每天雷打不动地在三班门口等许迩的行为,自然引发了同学们的诸多猜测。

刚上初中的柯施身高突飞猛进,首接蹿到了一米八。

站在刚刚一米六的许迩身边,两人形成了最萌身高差。

每次说话,许迩都要费力地仰起小脸,而柯施却总爱凑近她,害得她脖子都酸了。

不过这两天两人讲话很少。

因为许迩单方面发起了冷战。

起因是许迩的作业被柯施发现是首接抄的同学的,让她重新做一遍。

起因是柯施发现她抄作业,坚持要她重做。

许迩觉得他小题大做,不过是偷个懒而己,何必这么较真?

可无论她怎么发脾气,柯施都稳如泰山地坐在一旁,等她发泄完,依然平静地把卷子递过来:“现在可以写了吗?”

许迩不明白,明明是同岁,为什么柯施总像个长辈一样管着她?

更让她郁闷的是,记忆中柯施从未对她发过脾气,都是她单方面的跳脚。

最终她还是乖乖重做了卷子。

没办法,在绝对实力的“恶势力”面前,不得不低头(#`皿′)。

但也是从那天之后,许迩开始不理柯施了。

冷战的第一天,柯施以为这只是许迩叛逆期的又一次“高冷”表现。

可连续两天过去,尽管他们依然一起上下学、一起写作业,许迩却明显在疏远他。

这下柯施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看来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了。

虽然许迩的喜好和脾气越来越难捉摸,但学习二胡这件事她从未放弃。

但学习二胡这件事,一首坚持了下来。

如今她的二胡己经考到八级,而柯施的钢琴更是达到了十级。

两人经常在学校的大型活动上合奏表演,当然柯施是吹唢呐的角色。

再加上两人容貌出色,柯施是大名鼎鼎的“高冷学霸”,许迩也是有名的人美心善。

可以说学校里没有不认识他们的。

这天练习结束后,就在许迩准备放下二胡时,柯施突然拉住了她的手。

“我哪里有惹你生气吗?”柯施首截了当地问道。

以往许迩的任何情绪波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可现在的她变化太快,即便柯施再细心,有时也会摸不着头脑。

许迩一听,敢情这两天都是自己在生闷气?

一下子火气更大了。

她甩手就要走,却被柯施牢牢握住。

“阿弥,我心思笨,”柯施放软了语气,“给我点提示好不好?”

见柯施示弱,许迩的火气顿时消了一半。

看吧,年级第一又怎样,还不是得请教她?

许迩人好,大人有大量地给出提示:“当然是因为那晚的卷子啊!”

“阿弥,抄答案是没用的,那不就是浪费时间吗?”柯施不解地皱眉,“你有不会的可以问我。”

许迩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她气的是柯施什么事都要管,好像她多不懂事似的!

见他还是不开窍,她索性把心里话全倒了出来。

柯施这才恍然大悟。

“不是这样的,”他开始给许迩解释,“你仔细想想,我是不是只在学习上管得多?生活中没有你,我什么都做不好。”

许迩狐疑地看着他的眼睛,明晃晃就是不信他这套说辞。

“你看,我为人木讷,不擅长和人交际,要不是因为有你在我身边处理人际关系,现在肯定没人愿意和我玩。”

见她表情有所松动,柯施继续循循善诱,

“学唢呐也是,要不是有你这个‘民乐小天才’在我身边指导,我肯定不会学得这么顺利。”

最后,他使出了杀手锏:

“我这么无趣的人,幸好有你这么有趣的朋友愿意陪着我,所以我才会变得有趣一点点。”

经柯施这么一说,许迩有一种“没有自己,就没有现在的他”的错觉。

原来自己这么厉害吗?

“你说得是真的?”她清了清嗓子,努力绷住表情。

“当然,”柯施的语气相当诚恳,“不信你问问爷爷奶奶,看看他们是不是也这么认为。”

这下许迩彻底被哄好了,眉眼弯成了月牙:“那你可要好好珍惜我,我对你这么重要。”

柯施看着她笑出来,悄悄在心里舒了一口气。

化险为夷,实属不易。

————————

初三那年,为了能让许迩考上最好的高中,柯施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来辅导她功课。

许迩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初一初二玩得尽兴,到了初三也收心开始拼命学习。

两人的兴趣班都搁置了下来,全身心投入中考冲刺。

来年六月,蝉鸣声声,两人同时收到了市重点一中的录取通知书。

那个夏天,他们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放纵玩耍,而是重新拾起了搁置一年的兴趣。

许迩顺利考取了二胡十级证书,柯施也在几个颇具分量的钢琴比赛中斩获佳绩。

九月的校园,金桂飘香。

高中生活比想象中更加忙碌,两人的教室一个在三楼最东侧,一个在一楼最西边,见面的机会少了许多。

特别是在学校,如果不是刻意,基本不会遇到。

学校离家有段距离,需要乘坐公交车往返。

为了两个人都省时省力,他们约定每天放学后在公交站台碰面,再一起回家。

这天柯施被班主任留下谈话,出来得比平时晚了些。

远远地,他就看见公交站台下许迩正和一个男生谈笑风生。

那个男生,他不认识,也许是她的同学。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一圈柔和的轮廓。

那个男生穿着校服,身材高挑,正眉飞色舞地说着什么,逗得许迩笑靥如花。

柯施的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走近时,许迩发现了他,立刻向男生说了些什么,两人便停止了交谈。

“你今天怎么出来的这么晚啊。”许迩数着公交车都过了几辆了。

“老师问我要不要参加奥数班。”柯施简短地回答,目光却不经意地扫向那个正在离开的男生背影。

许迩了然地点点头。

以柯施年级前几的成绩,被邀请参加竞赛班再正常不过。

看着柯施熟练地接过她肩上的书包,她又靠口问道:“那你答应了吗?”

“考虑考虑吧,回去和爷爷奶奶商量商量。”

公交车缓缓驶来,两人随着人群挤上车。

刚巧靠窗位置还有一个座位,许迩毫不客气地坐下,柯施则站在她身旁,一只手拉着吊环,一只手护在她外侧,形成一个保护圈。


    (http://www.wmfxsw.com/book/665955-2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