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另一面(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0章 另一面(六)

 

身为嫡母,她自然也要带着丈夫的其他儿媳妇学管家,到时候心思就不能完全放在亲儿媳妇身上了。

并且还有另一层考虑,她也想让自己儿媳妇提前学一些,将来好镇得住下面的妯娌和族中的那些女眷。

这些东西,总不能等人家打上门的时候再学,届时就不占优势了。

这一番苦心都是为了亲生的儿女,范瑞雪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当下只低低的叫了声母亲,有些感动。

沈太太慈爱的看看儿媳妇,又看看儿子,怎么看都看不够,这是她的血脉啊。

大事都通知到位,可以自由活动了。

“行了,文韬和瑞雪先回你们自己的院子去。”沈之寿大手一挥,“文娟也回去陪你娘,晚上都一起过来吃饭。”

一起,是全家,包括沈家的另外两位姨太太。

等人都打发走了,沈之寿才松快松快,他今天也够累的。

“老爷。”沈太太语气关切,“可是有什么事?”

沈之寿摇头:“左不过就是那些事情,钱的事差不多了,文韬后天就走,明天让文韬带着儿媳妇出去逛逛吧。”

这么快么,沈太太有些犹豫,这么快走,儿子儿媳的感情很难好哇。

“有事?”沈之寿留意到了太太的想法,“有事就说嘛,几十年的夫妻了,还有什么不好说的。”

沈太太说得婉转:“我是担心小夫妻聚少离多的。”

生意上的事情沈太太不能插手,但是后院的事情她得管,小夫妻总不在一起容易生出二心。

这确实是个问题,沈之寿略想了想,“先等等看,等明年文娟出嫁后让瑞雪回娘家住一段时间,让文韬跟着一起。”说完又说,“其实我看着还好,文韬还是把太太放心上的。”

出门总要给妻子带点东西回来,也还记得妻子的喜好。

对于婚前没见过的小夫妻,这己经很不错了,何况是本来就不太愿意成亲的沈文韬而言。

沈之寿劝解:“你也不要太担心了,咱们自己的儿子咱们清楚,他会尊重妻子的。”而且他们这样的家庭,讲感情就太难了,“至于子嗣方面,他们两都还年轻,也不急于一时。”

左右两人的身体都没有问题,以后多在一起总会有的。

只是又想起范瑞雪落水的事情,沈之寿也涌起一丝担心,只怕回头还得多让大夫来给看看才行。

沈太太也没有办法,转而问起去乡下巡逻的事情,“带上儿媳妇和文娟,要不把另外两个也带上吧,顺便让老西回去娘家看看。”

省得留在家里再生出什么乱子。

“行。”沈之寿答应的痛快,“只去近些的两个庄子,也可以让老西回家去看看,只是文娟不能带过去。”

沈家的小姐,没得去认沈家的奴才做亲戚的。

刘家人虽然是看在家里小姐的份上放了奴籍,但在沈家人眼里还是不配做小姐亲戚的。

若是沈家的小姐跟奴才出身的舅舅家来往多了,沾了小家子气,有失身份,也会让别人看不起。

想到这里,沈之寿看着妻子,“另外两个也就算了,小西毕竟是个女孩子。”也威胁不到长子地位,“让她和舅家多走动吧。”

舅家,是指嫡母的娘家人,而不是奴才出生的生母那边的娘家人。

沈太太没反对,若是那两个庶出的儿子,她自然是不愿意的,但是女儿就还好,比起竞争关系的庶出儿子,她也更愿意帮扶婆家不错的庶女。

“行,我回头写信给我哥嫂。”沈太太答应的痛快,“文娟那边,你多说说,她和我毕竟隔了一层,我只怕她觉得别扭。”

多少庶出女儿不愿意接触嫡母的娘家人的。

沈之寿嗯了一声,又问,“身体可还吃得消?我们大约十月上旬出发去乡下,等从那边回来,就该给我爹办寿宴了。”

这一套下来挺累人的。

“无妨,都是正事。”沈太太对于能出去还是很高兴的,常年关着的人出去放风能克服任何困难。

看太太兴致好,沈之寿就笑:“等回头你我把担子交出去,我们就学老太爷搬城外去住,把家给交给年轻人来操心。”

那可还早呢,沈太太想着以后还得帮儿子带孙子什么的,心情极好,“以后咱们的好日子在后头。”说罢大手一挥,“吴妈,吴妈,我心情好,让九娘今晚加两个菜给大家吃。”

太太心情好了,沈之寿心情也不错,笑着往外走,“你且歇会儿吧,我去书房待着,饭好了让人叫我。”

那长衫的衣角消失在门外,又到了书房门口。

云清寒笑得狗腿:“老爷好。”又说,“奴婢一首在这儿呢。”

她可哪里都没去,可不能再罚她了。

沈之寿失笑:“你跟我进来吧,我有事问你。”

他这会儿心情不错,打算把丫环剩下的处罚给消了。

“怎么样,这几天看得如何了。”沈之寿看她还算认真,“不让你看那些风花雪月,也不让你看经史子集,让你看这些柴米油盐的,有没有什么不满?”

这这这,云清寒哪里敢有不满,并且她也真的没有不满。

“那你说说,为什么没有不满?”沈之寿问她,“大凡女子都爱风花雪月的。”

那是吃饱喝足以后的女子吧。

云清寒:“柴米油盐是吃饱穿暖,饱暖才思其他。”

所以先想吃饱的事,那些风花雪月自然应该放在更后一步。

这倒也算一个回答,只是这样的回答明显不能让沈这寿满意。

“清儿,看样子我上次的话你还是没听进去。”沈之寿点她,“你说出你的看法我听,若是说得不对,我自然去纠正。”

看样子不说点什么是躲不掉了。

不过东西学到了自己肚子里,对自己也只有好处。

云清寒正经起来:“柴米油盐是生活之根本、是民生,民生是朝廷安稳之基石。民者所求不过饱暖,朝廷所望不过民安,所以柴米油盐定则天下定。”

这是所有人都懂的道理。

“民者,愚也。愚者,易满足。”

不知学识不开智者为愚,不求多不求富者为易足,这样的群体是最好哄骗安定的,朝廷只需要用小小的力量就可以保持他们老老实实的待在原地。

“故而若民不安则代表朝廷无意于维护民安,朝廷无意于民安,则大乱至。”

“大乱至,民不聊生,饥寒让人必反,而不愿出力的朝廷一般都用重兵镇压。”


    (http://www.wmfxsw.com/book/657448-1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