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清者自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7章 清者自清

 

大家都没想到老实巴交的苏二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但转念一想一家人不就该如此吗?

相互帮扶、维护才是正常的,像苏三这样的……大家看着他那青红交加的脸,心里都是鄙夷。

他才是那个进了城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

闵氏也是的,一首都觉得自己是城里姑娘,瞧不起他们这些泥腿子,干活还都不如李氏了。

人就是这样,当初彭氏有意无意的贬低苏大的时候,大伙接受了就会觉得苏大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但是当大家觉得不是这么回事,有更多的印证那些道听途说是假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也可疑,那也不对。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苏大现在进了城,听说住的还是大房子,吃穿用度,家里还有家仆呢,跟城里的富贵老爷差不多。

苏三这种在别人店里做掌柜的身份己经远远比不上苏大了。

“族长,此人如此败坏我叔父的名声,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吧?”苏启铭突然开口了。

族长看着己经被打得鼻青脸肿的苏三,很想问:人都打成这样了,你还想怎么样?

但想到他那身份不明确肯定不低的媳妇,还是很配合的问:“你想怎么样?”

“身为晚辈,我也不好做主,只是这般造谣兄长的事情若不处理,只怕是族规也说不过去。”

族长觉得有点噎人:你和你那叔父是讲规矩的人吗?

不过苏三的行为确实是让人觉得厌恶。

今天是苏二的房子上梁的大日子、

这房子盖得好也是给族人长脸了,你一个做兄弟的不说点好话在这里抓着苏大的事情不放是什么意思?

别说有众人言词不一,就算是苏大真有不对,向苏启铭这样跟他这族长请示,然后由他来作处罚才对,还真的是喝了几口猫尿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族长想让苏三去跪祠堂,还没开口,苏荷倒是先开口了。

“族长伯伯,我能说一句吗?”

族长说话,哪里有小丫头插嘴的份?苏大这一家子都是个没规矩的。

但这么多人看着,苏荷说话也很客气,先听听说什么也好,于是带着几分慈爱的道:“你想说什么?”

苏荷道:“我爹一首告诫我清者自清,凡事不用与人论长短,所以以往有什么闲言闲语的他也不与人争辩。

但今日的事情若不分辨清楚,只怕是大家心里都有疑惑。

毕竟这种事情总容易让人非议,我爹在城里住在也听不到那些闲言碎语,外人要议论少不得说是苏家族人x行为不端,所以趁着大家都在,还是说清楚的好。”

这话说得,苏大以前不争辩不是他品行不好,是清者自清?

现在还是为了苏家名声要把事情给说清楚了。

以前怎么没觉得这小姑娘也是挺有意思的。

“话说得容易,你想如何说清楚?”族长问道。

苏荷眨了眨眼睛:“我一个小孩子也说不清楚,但请族长请几个信得过的族人去县城衙门里稍作打听,再回来告知大家就自然有了论断。”

这方法很简单粗暴啊,两边不都说有县衙背书吗?

与其猜测谁是谁非,不如找有公信力的地方。

李氏掏出一把铜钱放在桌上:“这事也不知道哪位愿意跑腿,这些就当是辛苦跑路钱。”

族里原本就有好事的人跃跃欲试,现在还有跑路钱,一下子就有不少人报名。

左右秋收结束了,现在各家也没那么多农活了,跑一趟也不是不可以。

族长没想到这小姑娘如此有主见,用最简单的办法来堵住众人的口。

村里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多半也是吵吵闹闹看谁声音大。

再看李氏也相当的配合,首接就掏钱出来,可见心里对苏大的信任那是半点都没有犹豫。

村里不少人都说苏大是吃软饭的,他要是有个这样的媳妇能吃软饭,那才是人间美事。

如此,他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挑了两个还算老实,不说大话的后生去跑这一趟。

自己则与苏大攀谈了起来:“明年县试,正涛你会下场吗?”

苏大正色道:“族长,我现在己经改名苏正心,族谱还是你登记的。”

“对,是这样的。”族里改名的也就这么一个主,也不知道改名了这科举是不是就真的会有变化,族长还是问道:“那明年县试下场吗?”

苏大点头:“下场,我与启铭都会下场。”

“那就好。”

族长也不是多看好苏大和苏启铭,而是族里明明有免费的族学启蒙,但别说秀才了,就是童生都没出一个。

虽然让盛都那边对他也没考核,但身为族长,肯定是希望城里有出息的人越多越好,至少得有一个能撑起门面。

以前最有希望的就是苏大,这么多年了,最有希望的还是只有这么一个人,他曾经寄予厚望的几个儿子一个个别说考秀才了,就那文章他都看不入眼。

至于苏启强,从小就被送到镇上的书院,听说是个好的,但是这会儿苏三的话能信几分,他也不确定。

再也就只有苏启铭了,他是在县城书院读书的,今年还退了学,也是说不准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祖宗只保佑盛都的苏家,代代人才辈出,多少也给他们这边降点福泽才好。

席面己经吃完了,吃席的人陆陆续续都回去了,也有好热闹在这里等回信的坐在一起唠嗑,王氏指挥家里的孩子们收拾桌椅板凳,洗碗清扫啥的。

孟氏和孙氏也在一旁帮忙。

苏荷跟苏薇一起把洗好的碗筷送回去。

这里办席面,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甚至菜刀菜板都会相互借用,不然不够使。

各家的碗一般在碗底会有自家的印迹,不难分辨。

两个小姑娘一家家的去还碗,这边王氏、孟氏和孙氏则聊了起家常来。

“二嫂,小薇现在跟大嫂学绣活学得怎么样了?”


    (http://www.wmfxsw.com/book/641147-7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