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章 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24章 科举

 

"对不起哥哥."

姜松韵压着声音,夹带着些许的惭愧与内疚,低着头一边向前走,一边回忆着今日之事。

"怎么了?囡囡说说,是何处对不起哥哥."辰王语语间的温柔如同月光撒落,柔美而不伤.

"囡囡知道,哥哥今日在礼部主察科考,可却给哥哥和父皇惹了麻烦,害得哥哥一边在处理要务时,还要为我担心。”

“哥哥,对不起."

她越是回忆就越是自责和愧疚,辰王看见她的泪珠在眼框里打旋,心里也是心疼。

"囡囡没有对不起哥哥,在哥哥心中你比任何事都重要,不仅是哥哥,父皇母后都是一样的。”

“囡囡父皇希望你以松之坚毅风韵,保大周永世安宁。囡囡,你是上天神明赐予我们的祥瑞,答应哥哥,以后要好好保护自已,行吗?"

辰王像小时候一样刮了刮小公主的鼻梁又从衣袖中掏出一块白软软的奶糖,塞进小公主的嘴中:"囡囡吃了糖,就把烦恼忘掉吧,这样就只剩甜了."

小公主振奋了精神,将打旋的眼泪逼了回去,虽然眼眶红红的,但却笑得更可爱了。

&

"父皇,儿臣不负所托,此次科考一切顺利,只要是因一此些特殊情况,儿臣发现了一个现象."说罢,辰王便将手中的折子送了上去又继续说:"此次前来科考之人,尽半数都是朝中世族和地方豪强."

他话到一半停顿,一大人上前说:“殿下,世族与豪强.家族低雄厚,学风延续,自然参与科考的人要多些."

"王大人所言正是,可有意思的是,这些世家子弟并未参加过秋闱,而那些寒族子弟的才名,当地人尽皆知,远近闻名,秋闱高中,却没有资格来参加春闱,父皇可知为何?"辰王继续说,而崇安帝没有说话。

儿臣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直到源源不断地收到各地进京赶考的考生的状纸,儿臣终于明白了."他顿了一顿.瞥了一眼身后的百官,又说:"有人偷梁换柱,窃取了他们的名额."

一时间朝中众人皆慌了神.一大臣被吓得节节巴巴地说:"这.......这.......这怎么可能,历来春围都是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的,名单是地方礼部派出人员交上来的,陛下,这…….这怎么可能啊!"

"徐大人,我有没有胡说,不是众人几张嘴便可以颠倒的."辰王看都没有看他:"除本王外,不是还有一人协同本本王主事科举吗,不信可以问他呀."

崇安帝一个眼神,底下议论的众人纷纷闭了嘴,在人群中的李明实见他们不再吵闹,终于沉稳且不焦不躁地上前呈上一本奏折解释道"陛下,这是臣与辰王殿下受命以来收到告状之人的名单,此刻他们正在殿外候着."

崇安帝一声令下"传"

福公公于是高扬着嗓子,冲着殿外道:"传殿外学子入殿觐见~.”

说罢,几个身着褐色麻木布衣衫的年轻学子,目光锐利地看了看周围的大臣,来到阶前行礼,顿首而道:“草民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安帝道:“平身。诸位之事只须一一道来,今日朕在此,定会还你们一个公道."

闻言,几人仍旧没有起身,而是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状纸,平举过头顶道:'陛下圣明,草民黄岩要状告工部侍郎徐大人之子,徐浪,窃取草民春闱考试名额,望陛下明察秋毫为草民主持公道."

一旁的福公公将状纸上呈给崇安帝.紧接着其他几人也理直气壮地说出了自已要状告之人,崇安帝看完状纸心中已有定数,却道:"将你们状纸留下,便在殿外等候吧."

几人将状纸交给福公公,便身离开了,而在场的大人们却有的慌了神,一句话也不敢乱说.

阅完所有的状纸,崇安帝便是越发的气愤:"徐大人,王大人,吴大人你们不解释解释吗?"

他的声音很是平淡,传入众大臣耳中却是满满的威压,众人哪里还敢再言,一时间朝堂上安静得可怕.

徐大人"嘣"的一声跪在地上一旁的两位大人也见状上前跪下:"陛下,老臣为大周尽心尽力,未曾有过半分松解,陛下不能因为他人胡言,就冤枉了臣对陛下的赤忱之心啊,老臣真是被冤枉的啊."他重重地将头碰在地上.

"徐大人,我劝你啊还是早些招了吧,免得最后刻意隐瞒,落得个从重处理的下场."一旁的林松这时却出来挖人心窝子一刀.

"父皇,儿臣在察科举之案时,发现徐大人幼子三试科考都未中榜,这前段时日又带着重金去寻了礼部主管名册的王侍中,而这王侍中又是大理寺寺卿王大人的亲侄子,而王大人也有一庶子在这名单之中,不知王大人和徐大人又作何解释呢?"辰王又将一账册友予崇安帝,"父皇,这是儿臣查到的王大人府中的流水证据."

崇安帝一看,也不装了直接发怒:"科举乃是选官之本,朕的臣子滥用私权,徇私舞弊,却还在朕的面前大言不惭,道说赤忱忠心!好,真是好得很那."

他一个眼光杀过去,原本跪在地上的几人,身子一软,瘫跪在了地上:“陛……陛下老臣未曾做过这些事,陛下,陛下,老臣之忠心天地共鉴啊,陛下!"徐大人狼狈地爬到阶前.

"证据确凿,铁证如山,这白纸黑字都写得清清楚楚,你还敢狡辩!"崇安帝道

"还清父皇定夺,还学子们一个公道,莫要寒了天下人的心啊."辰王说,

接着一众大臣齐齐道:"望陛下定夺."

那几人见此形势也是心如死灰清楚知道的已已经无路可走,也不再为自已辩解,只等崇安帝发落。

最终四人尽数贬滴外放,窃人名额之人也落得个终身禁考的下场,

&

"瑾瑜兄,这余公子真真是个本奇才呀,反正我是自愧不如喽,哈哈"林啸行搂着南宫瑾瑜的肩笑着,

"原以为这状元郎非我瑾瑜兄莫属,没想这突然杀出个余公子,满腹经纶。哎呀,那篇政论也真可谓妙不可言啊!"林啸行又说

南宫瑾瑜没有说什么,林啸行的话确实不错,这余锦岚的政论的确写得不错,但他也明白自已的文赋就算真的比余公子好,也不可能是本次殿试的状元,虽说春闱的考试文章,在考官阅毕批等级之后才能看作者之名,但殿试之人却是圣上当面问政论见,不过就是个榜眼,南宫瑾瑜也心满意足了

"好了,都是探花郎了,还这么莽撞."南宫瑾瑜对林啸行说.

"我这不是高兴嘛,也算有个好的开头,以后也会越来越好的吧."林啸行笑嘻嘻地看着南宫瑾瑜.

"朝中水深,以后小心为上,做了朝臣,入了六部,以后要面对的可是文武百官,可不是书院同窗,一行一言都要为百姓谋福,忠君之事."他语重心长的对林啸行说

林啸行自已也明白这些话的道理,但也认真听他说.

"瑾瑜公子,林公子,在下这厢有礼了."两人正向前走着,一男子便与他们迎面碰上,向他们问好.

"余公子."二人也向那人回了个礼,而那正是方才二人言语中赞叹的余锦岚

"二位这是上哪去啊?"余锦岚问.

"哦,这不是申时三刻陛下没宴曲江花宛嘛,我二人正打算回府换身行头."林啸行说"余公子,不回府吗?"

余锦岚有些尴尬地笑着说:"实不相瞒,在下家住姑苏,也无亲明只能暂住辰王殿下先才为吾等无亲无朋的赶考之人安排的住处,至于府宅,还须待陛下任命官职时才知在哪儿."

"原是如此,那我二人先行回府了,锦岚兄若是无事也可来府中寻我们。"南宫瑾瑜敬重地作揖寒喧道.

"瑾瑜公子客气,待陛下任命分府,他日在下设宴,也请二位公子赏在下个脸面来府中吃盏酒呀."余锦岚也容客气气地回了个礼

"那我们可就记着喽,锦岚可不计反悔哦."林啸行说,笑得春光灿烂。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定,一定."余锦岚说.

几人相互道别,在太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没有踪迹,只留众孩欢笑,在原地徘徊。


    (http://www.wmfxsw.com/book/445712-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