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 章 来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1 章 来朝

 

明德殿内烛火摇曳,崇安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下方群臣。

殿中气氛凝重,唯有香炉中升起的袅袅青烟,在空气中缓缓飘散。

"昨日顾爱卿传来消息,北朔新王登基,将与顾爱卿一行来京朝贡,众爱卿有何提议啊?"

崇安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话音刚落,傅陌便踏出一步,朝龙椅躬身行礼:"陛下,北朔与大周敌对多年,战火纷飞,受苦的终究是黎民百姓。此次北朔愿来示好,若能借此化解恩怨,于国于民,百益无害。"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透着对天下苍生的悲悯。

崇安帝微微点头,神色稍缓:"傅爱卿所言极是。北朔和大周长期交战,南疆战事才平,也该让百姓休养生息了。若是能和谈,免去刀兵相见,朕也能安心。"

就在此时,顾沧云上前一步,玄甲在烛光下泛着冷光:"陛下圣明,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蛮人素来狡诈,此次来京,只怕醉翁之意不在酒,还望陛下多加防范。"

他的眼神坚定,透着常年征战沙场的警觉。

兵部侍郎韩秋白轻咳一声,不紧不慢地说道:"顾小帅所言虽有道理,但此行有顾大帅陪同,想来不会出什么差错。"

群臣议论纷纷,崇安帝半撑着头,眼神深邃难测。他静静地听着群臣争论,面上波澜不惊,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这时,崔元礼终于缓步上前,朝皇帝行了个大礼:"陛下,依臣之见,北朔既有诚意来京和谈,我朝理应以礼相待。若错失此良机,边关恐又将陷入百年征战,于国于民皆不利。"

他的声音沉稳老练,带着久经官场的圆滑。

崇安帝目光转向一旁的南宫河:"南宫爱卿意下如何?"

"臣附议,崔大人所言确为良策。"南宫河赶忙上前回应。

"臣亦附议。"余锦岚紧接着说道,"此次南巡,臣亲眼见到太多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大周确实该休养生息了。"

一时间,群臣纷纷附和,大殿内"臣附议"的声音此起彼伏。

崇安帝沉思片刻,终于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此事就交由李侍郎,会同礼部与户部共同筹办。务必妥善安排,借此机会还我大周子民百年安宁。"

"臣遵旨!"李明实恭敬领命。

退朝后,崔府密室中烛火昏黄。崔元礼端坐在主位,捻着茶杯,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动着。三皇子轻抿一口茶,打破了沉默:"不出意外,此次北朔使团中,有我们的人。"

此言一出,屋内众人皆是一惊。林松身旁的幕僚忍不住问道:"殿下此言何意?难不成......"

那人没将后面的话说完,但众人己然领会他未尽之意.

三皇子目光阴冷,缓缓道:"十日后的六祁山秋猎,蛮人善骑射,这或许是个难得的机会。"

林松心领神会,接话道:"鸿胪寺有我们的人,可以在接待安排中加入共游围猎。既顺了北朔人的习性,又可以借机...对他们下手......"

大家不挑明也知道,他说的"他们"是辰王.

崔元礼终于放下茶杯,沉声道:"此次秋猎,让白虎营负责布防。"

"为何?让禁军布防不是更便于行事吗?"一名幕僚不解地问道。

三皇子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禁军负责,稍有差错便会查到我们头上。但白虎营不同,如今由顾大帅和镇国将军掌管,若出了事,他们难辞其咎,与我们无关。"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赞叹:"殿下高见!如此一来,就算出了事,也能让顾家和傅家背锅!"

崔元礼却面色凝重:"先别高兴太早。顾家和傅家都是老狐狸,尤其是傅家小公子,精明过人,想在他眼皮子底下动手脚,绝非易事。"

一名幕僚焦急道:"那该如何是好?难道要坐以待毙?"

林松连忙按住他:"瞿兄莫急,殿下自有妙计。"

三皇子慢悠悠地撇去茶沫,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方才不是说了吗?北朔使团里有擅用奇毒之人。只要略施小计......"

他没有说下去,但众人都己明白他的意思。

崔元礼微微颔首:"若北朔人动手,两族必然再起战端。届时辰王又要出征,朝中阻力自然就少了。"

密室中响起一阵低沉的笑声,烛火在风中摇曳,将众人的影子投射在墙上,如同恶鬼般扭曲变形。

窗外寒风呼啸,枯叶纷飞,仿佛预示着一场惊天阴谋即将拉开帷幕。


    (http://www.wmfxsw.com/book/445712-10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