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杨新上幼儿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3章 杨新上幼儿园

 

资江市新民巷

在新民巷奶奶家,几个人正在商量着一件事

“妈妈,大哥来了信,想把杨新送到资江来,去读沱江剧院旁边那个沱江幼儿园!”

德弟手上拿着杨鸣卿的信,把信的内容告诉母亲!

“他怎么想去读那个幼儿园的?在钦远读不行吗?”杨母随意的问道,手上在纳一双鞋底!

“唉,我的姐姐,是我家棒子读的那个幼儿园,你儿子带杨新回来时,我和他聊了我家棒子读幼儿园的事情,哪家幼儿园质量很好,给孩子吃的,玩的都不错,所以你家老大动心了,也想把孩子送来读!”隔壁的表婶严得珊对杨母说道,她手上在做鞋垫。

“妈妈,大哥是这样说的,钦远他要经常出差,照顾不到杨新,所以让杨新到资江读幼儿园,顺便让妈妈照顾一下孙儿!”杨母笑笑,想起孙儿的模样,顿时慈爱的念道:“杨新大了,都读幼儿园了哟!”

德弟不满的对大家说道:“是呀,杨新读幼儿园了,让表婶帮忙看看怎么报名,让妈妈帮忙照顾,可是,钱呢?读幼儿园的钱,谁出?他通篇没说,这个意思还不明白吗,要妈妈拿,对不对?”说着看着杨母!

杨母盯着德弟说道:“给孩子读幼儿园,让孩子上学,总是没错,孩子是不是我们杨家的人!拿钱又有什么问题吗?”看来老人家不高兴了。

严得珊说道:“那个幼儿园每学期五元,贵是贵了点!”

德弟更是不高兴:“妈妈,你看看,五元钱,够一个月伙食钱了,大哥平时有没有给家里钱!没有?每次回来,最多拿一条鱼,这下好,动不动就拿五元钱,自己小气,拿家里的倒是一点不客气!”

英妹不忍心两个哥哥闹矛盾,也怕母亲生气,急忙站出来说道:“二哥别吵了,杨新读幼儿园的钱,我来出,我现在当老师,有点收入,老斐的工资都够我们一家开销了!”

德弟撇撇嘴说道:“妹妹,你家还有两个孩子,他们也要读幼儿园啊,你有多少钱拿出来读!”

英妹看看大家,低头说道:“我的孩子不读!”

事情解决了,杨鸣卿收到英妹的来信,得知杨新去资江上幼儿园的事情解决了,表婶帮忙报的名,开年就可以去读,能帮孩子做到这一步,杨鸣卿想想就开心,赶快回信,对家里人表示了万分的感谢,关键时刻,还是自家人能帮忙啊!并急忙告诉了张婧,尽快安排出来,把杨新送去资江!

二月十日,这天是元宵节,俗称过大年,还是春节期间的一个重大节日,张婧带着杨新,秀娟到了钦远,一家西口再次团聚,一起过大年,张婧最近身体不好,好几天高烧卧床不起,顺便就来县里医院做检查,不巧医院X光机坏了,只能去其他地方做检查,十三日,大女儿从都江赶回了钦远,女儿回来读初中,儿子去资江读幼儿园,真的是喜事成双了,为了纪念这样一个开心团圆的日子,一家人去县里相馆照了一张团圆照!

第二天十西号,杨鸣卿再次操持起来,做了汤圆,买了点肉菜,算是人齐后一家人补过了一次春节!

这下才算真的过完年了,大家开始分头行动,杨江滨十五号回了双河,张婧十六日把杨新送到了资江读幼儿园,十九日赶回钦远,二十号带着杨秀娟也回了双河。

杨新长大了,开始进幼儿园了,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生下来后,从家里父母长辈的襁褓里脱离出来,正式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步,杨新记得,是隔壁的亲戚,严家的严慧珊给帮忙报的名,她应该是和杨新奶奶同辈,但是杨新生来腼腆,每次回家,都要几天后才开始叫奶奶,对隔壁这个奶奶辈的亲戚,却从来没有叫,她家棒子也是在那个幼儿园上大班,杨新5岁了,只能首接上大班,和棒子同班,所以杨新人生第一课,是在小时候的玩伴棒子带领下,迈出的第一步!

记得是一个早晨,杨新和棒子一起出发,其实此时杨新自己也不知道这么一大早要干什么去,只是以为棒子带着他出去玩。

哪一家幼儿园在资江剧院后面,从家里出来到幼儿园,要从经过剧院旁边,接着进入一条巷子,顺巷子走进去,右边有一座如新民巷奶奶家的那么一座大宅院,棒子砰砰跳跳的在前面带路,进大院门走过一个天井,棒子一下就跳上左边的一道门槛上面,然后回身向杨新招招手,这就是他们幼儿园的教室。

杨新走了进去,棒子己经不见踪影,一个老师过来把他带了进去,很多的小朋友,大家一人一个板凳,坐在教室边上,老师站在教室中间给大家讲着什么,杨新突然在这么陌生的环境里面,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但是没有哭闹,只是恍如梦中一般,不断东张西望,想找到棒子在哪里!

棒子在那边自己玩玩具,完全没有理会他,他只感觉眼睛里的这个世界,不断在虚拟和真实之间来回切换,周边所有的人,大人和小朋友,都是那么虚幻,一个个就如影子一般晃来晃去,很模糊,很不真实!

首到中午开饭时,杨新才一下清醒过来,可能也是饿了,更可能是这个饭菜对他而言太震撼,太可口了,那是一份米饭加炒花菜,特别是那份花菜的味道,刻骨铭心,这辈子从此喜欢上了这个菜,以后每次吃到花菜,总会浮现出在幼儿园吃走入社会第一顿饭的画面,他现在也都不知道,这个画面,在后来跟随了他一辈子!

幼儿园有两个教室,也不知道怎么分的班,小朋友很多,还有一个大房间是活动室,还有床,是孩子们午睡的地方,外面是一个大厅,有攀爬架之类的的游乐设备,每天过得也是很充实。

在教室上课时,特别喜欢老师给我们讲解舞台剧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每次看到老师拿出一本红色娘子军的舞台相册出来时,杨新心里就是一阵的开心,虽然那本相册上的故事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他每次都听的津津有味,百听不厌,红色娘子军里的那几个经典画面,吴清华受刑,常青指路造型,吴清华的空中大劈叉舞蹈动作,常青就义造型,这些画面就是这个时候被深深的刻进了脑子里。

杨新的记忆中,班上的女孩子特别多,个子还高,还特别漂亮,有次儿童节,幼儿园表演,而且是上街游行表演,班上就只让女孩子排练节目,男孩子只是负责拿花,出发时,女孩子在前面载歌载舞,非常好看,旁边的市民都在问,这是那个小学的学生。


    (http://www.wmfxsw.com/book/368345-9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