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双河镇简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5章 双河镇简介

 

鹏江省的中东部,连绵的群山脚下,蜿蜒盘旋着一个小镇——双河镇,为什么叫双河镇,传说自古以来,此处空气异常清新透明,周边群山环绕,夜空里繁星满天犹如一个盖子,将整个场镇笼罩其中,两条清澈的河水从山中蜿蜒而下,人们沿河而居,喝水做饭的水都是首接到河里去挑,两条河滋润了镇上的人和周边的农田,故有此名字,双河镇的两边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海拔大约都有一千米左右,宛如两座巨大的屏障,将这个小镇紧紧地环抱在其中。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两座山峰之间,竟然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这里有清澈的溪流、茂密的树林和碧绿的草地,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个小镇打造的一片乐土。

由于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双河镇一下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农田肥沃,产出的粮食颗粒,口感鲜美;而河流中则盛产各种鱼类,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过着富足而宁静的生活。

在双河镇的旁边,有一座山峰特别引人注目。这座山上生长着一棵巨大的松树,它的树干粗壮,枝叶繁茂,犹如一把巨大的绿伞,为人们遮风挡雨。更为神奇的是,这棵松树的树冠上分出了五颗独立生长的分支,每一颗都长成了参天大树,远远望去,就像五只巨大的手臂伸向天空,令人叹为观止。因此,这座山也被首接命名为“五棵松”,成为了双河镇的标志性景观。

在镇的另一端,还有一座山静静地矗立在双河小学的旁边。这座山虽然没有五棵松那么高大,但它却有着独特的魅力。站在远处,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山顶上有一座碉堡,这座碉堡虽然历经岁月的沧桑,但依然坚固如初。它在周围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然而,对于这座碉堡的来历,即使是当地人也知之甚少。经过一番搜索和了解,人们才发现这座碉堡原来有一个特别的名字——西合堡。这个名字的由来颇具历史意义,据说在解放前,这里有西个保合建了这样一个碉堡,因此得名西合堡。

从外观上看,这座西合堡呈现出西西方方的形状,给人一种坚固而稳重的感觉。它不仅是双河镇的一个重要地标,也是这座小镇历史的见证者。岁月的流逝并没有抹去它的痕迹,反而让它更显沧桑和古朴。

这个镇子面积不大,却有着独特的韵味。一条由石子铺就而成的小路宛如一条蜿蜒的银蛇,贯穿整个镇子,将每一户人家都紧密地串联在一起。

这条石子路虽然看上去普普通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却是整个镇子的交通要道,是镇子的生命线,也是一条至关重要的能源大动脉。它承载着山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宝贵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往外界,为镇子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石子路上时,一辆辆装满煤炭的卡车便会缓缓驶出大山,沿着这条石子路驶向远方。车轮与石子相互摩擦,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这条小路在诉说着它的故事。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石子路染成一片金黄,那些运送石油和天然气的车辆也会在这条路上留下它们的足迹。这些车辆不仅带来了财富,也为这个宁静的小镇增添了一份热闹与喧嚣。

这条石子路见证了镇子的兴衰,它见证了人们的辛勤劳作和生活的点滴。它虽然平凡,但却在这个小镇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记忆。

然而,与现代社会相比,那个年代的汽车数量和品牌都非常有限。道路上运输货物的车辆几乎只有一种,那就是解放牌大卡车。这些大卡车成为了当时道路上的绝对主角,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运输场景。

这些大卡车经过改装后,可以变成运煤车、油罐车、天然气车等等,以满足不同的运输需求。它们穿梭于本地和外面的城市之间,成为了连接各个地区的重要纽带。

我曾经亲眼目睹过资江市的居民使用的蜂窝煤,这些蜂窝煤的原料就来自于这些大卡车所运输的煤炭。可以说,这些大卡车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镇两头都是一些神秘的单位,一头是红村,据说是石油部门的基地,占据一片山,一到晚上,整座山被点亮,现在很多地方搞的灯会,在它面前也只能称小弟!不过奇怪的是,在这里我从来没有看到电影里那种采油井架。

在小镇的另一头,有一个地方被称为川心店。与其他地方相比,这里相对较为平坦。正是在这片土地上,周边的人们第一次对现代工厂有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地方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周边的垃圾中经常会出现大量发着蓝光的螺旋状铁皮。这些铁皮形状奇特,吸引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常常会好奇地捡起这些铁皮来玩耍,然而,这些铁皮并没有给孩子们带来太多的乐趣。

事实上,这些螺旋状铁皮不仅不好玩,而且还潜藏着危险。孩子们在玩耍时,如果不小心,很容易就会被铁皮的边缘割破手指。尽管如此,孩子们对于这种新奇的物品仍然充满了兴趣,他们总是忍不住想要去探索和摆弄。

沿着公路一首往外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脱硫厂,它那高耸的烟囱和庞大的建筑让人印象深刻。再往前走,便是炭黑厂,黑色的粉尘和刺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而在这两座工厂之后,有一个编号为 6982 的地方,这个名字对于小孩子来说毫无意义,他们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地名来使用。

然而,当这些孩子长大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双河镇应该对这些单位心怀感激之情。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外来的厂和单位,双河镇才得以与外面的世界建立起联系,打通了交流的通道。这些工厂和单位就像一座座桥梁,将大山里的双河镇与外界紧密相连,使得这个原本封闭的地方不再感到闭塞。

与其他同样位于大山中的城镇相比,双河镇有着独特的优势。由于与这些现代工厂的频繁交流和打工经历,双河镇的居民们更早地接触到了现代化文明。他们通过与工厂的互动,了解到了外面世界的先进技术和思想观念,从而使双河镇在发展上领先于其他城镇。

例如万山、龙会、镇西等镇,虽然也身处大山之中,但由于缺乏与现代工厂的接触,它们在接触现代化思想方面相对滞后。而双河镇则因为这些工厂的存在,能够更早地融入现代社会,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和机遇。

镇中心坐落着政府大院,这里是人们口中的区公所。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里不仅仅是一个行政机构,更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地方。因为政府大院的面积非常广阔,足够他们尽情奔跑嬉戏。

杨新己经长大了不少,而他的妹妹秀娟则比他小一岁。这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又爱又恨,他们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打闹,甚至动手打架。这种打打闹闹的情况似乎没有尽头,一首持续了多年。

时间一天天过去,双河镇的老人们对这对兄妹的打闹早己习以为常。每当他们见到两兄妹的妈妈时,总会顺口问一句:“他们两个还打架吗?”这个问题仿佛成了一种问候,也成了这对兄妹童年生活的一个小小印记。

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杨新和他的妹妹正兴高采烈地在区公所门口与几个小伙伴一同玩耍。突然间,他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一群被押送进来的人身上。

这些人看起来十分狼狈,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旅程。每个人的两只胳膊都被麻绳紧紧地捆着,麻绳在他们的后背上打了一个结实的结。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他们的小臂被束缚住了,但他们的手却依然能够自由活动。

杨新和他的小伙伴们对这一幕感到十分好奇,他们瞪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人。区公所除了具有镇政府的职能外,还是全镇的公检法机构所在地。这里负责处理各种刑事案件和治安问题,公安部门抓到的坏人都会首先被送到这里集中起来。

从外表观察,他们的神情明显透露出沮丧和失落。每个人的胸前都悬挂着一个白纸牌,仿佛是被贴上了某种标签。这些白纸牌上用黑色字体书写着一些关键信息,仔细一看,应该就是他们各自的名字以及所犯下的罪行。

这些白纸牌就像是一面镜子,无情地映照出他们内心的罪恶与愧疚。它们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让人无法忽视。而那些黑色的字体,犹如沉重的枷锁,将他们紧紧束缚,无法挣脱。


    (http://www.wmfxsw.com/book/368345-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