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繁忙的四人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1章 繁忙的四人组

 

回到钦远,支行派给杨鸣卿的新任务,不出意外的是参加“大办红苕检查组”,抗旱的重要一环,就是种红薯,不能松懈,他关系着全县人民能否顺利度过旱期减收,带来的粮食问题!

这个组里有付陈竺,彭嘉陵,一行三人的检查区域是越西区,此行目的不光是检查,还是一次学习,因为他们的去的地方,有一个榜样大队,叫着:硬骨头和平大队!

首先来到和平大队,和其他农村抗旱方式没有区别,打井取水,筑塘蓄水,大种红苕,付陈竺问道,这里的硬骨头称号,其突出点在哪里呢?

接待他们的队长自豪的说:“我们没要银行一分钱,全是自己出力出工把这些项目搞起来!”

几人听了,心里有点好笑,你们不要钱拿到荣誉,我们银行可是需要放贷来支持抗旱,拿荣誉!再说了,本来就旱灾,没粮食吃,你们不要救济,会给真正需要的农民造成困难!当然,这是县里的榜样,不能随便评论!

几天后,全县通知,今年的抗旱任务胜利结束,各单位下去支援抗旱的职工,各回原单位,恢复正常的工作安排!

杨鸣卿第一时间请假,要回去万山带几天孩子,结果钦远支行只给他两天,两天后让他马上到钦远支行农金股工作,张婧带着三个孩子在万山这么辛苦,自己却不能在万山多待几天,内心充满不舍,歉意,遗憾和疑惑,自己以前也在万山营业所负责农金工作,为什么这次工作安排,不把自己安排在万山农金股,非要安排到钦远县城,这人事股干嘛一定要把我们分开呢?是不是还是帽子问题,没有政策说有帽子的人不能回家,可这人事股就不干人事了,故意这么折腾?不过想不通也没办法,带着对爱人,对女儿,更带着对两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深深的不舍,杨鸣卿还是去钦远农金股报到!

到了农金股,自然还是没有具体的工作位置,但是有下乡任务时,大家都爱叫上杨鸣卿,因为他年轻,思路活,做调研他有体力,写报告他完成的快,关键是大家都知道,谁都可以调动他,而且每次从乡下回来后,任务完成后,立马又把他晾一边,主打一个人人可白嫖不负责!

这个时候,消停了好久的运动氛围,又开始蠢蠢欲动,报纸上又开始连篇累最的刊登阶层斗争的文章,乡下还搞什么清与不清的争论,让人如坠云雾。

在农金股,只要不下乡,杨鸣卿和在会计股一样,属于特殊改造对象,仍然没有具体的工作安排,他和这个群体里的所有人,都是属于临时工,没事没人管,有事谁都可以使唤,不过现在情况却开始出现了反转,随着某种特殊气候又开始弥漫全国,钦远银行的干部职工在这种气候的趋动下,上街的次数越来越多,这时候需要大量的墙标、横幅等紧跟形势的宣传背景,而写墙标,拉横幅,刻传单等这样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没工作安排闲在一边的这类人身上,同属一个阵营的还有邱同江,肖淑芬等,他们三人的任务就是每天接受政工科的安排,天不亮就要出门,去各个地方找面墙把标语刷上,或者去拉标语横幅,给上街唱歌跳舞的游行队伍制造氛围,支行里的新生右派肖敏,则被安排去刻字,刻宣传资料,口号,最新指示等等,然后油印出来供上街散发。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山河一片红,要为红彤彤的天地着色,他们的任务就显得日渐繁忙,这下彻底告别了在办公室的听用角色,成为钦远支行最忙的的几个人,每天天不亮就要组队出去刷标语,刻字做印刷,忙得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这时工作上无特殊原因没人再敢随便使唤他们,因为他们的工作在当时至高无上的,不但没人使唤,在忙不过来的情况下,政工科还会安排办公室的同事,甚至放下手上的工作来帮忙。

杨鸣卿天天忙在一种激情燃烧的情绪中,但是看到更加激情澎湃的游行队伍,冥冥中进入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意识之中,天道轮回,斗转星移,时光恍惚又回到了他在黎明社的时代,和邓伟,大海,陈氏姐妹等进步青年一起唱歌,跳舞,纵论天下大事,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对,就是,就是这样的场景,他全情投入,歌唱打倒了一个旧时代,迎来了新天地,轰隆隆,一阵锣鼓之声传来,又一次把他砸醒,现在!唱歌跳舞的队伍虽旧,人们欢呼的氛围,那股昂扬的情绪,那种不为一切,敢于砸烂挡在前面的一切东西的滚滚洪流依旧!但是他,己经从这个队伍里被剔除,反而成为了要被这股洪流打倒的那群人!


    (http://www.wmfxsw.com/book/368345-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