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致商夜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致商夜校

 

夜,人们都回家了,但是还有一个地方,却是灯火通明,在那个年代,夜晚仍然亮灯的建筑不多,所以这个地方,一到夜晚就显得与众不同,加上人流的聚集,周围还聚集了不少的小贩,这个地方就是疗氏商行的的一个产业,致商夜校,主要面向即将入职商行的财会人员和在职职员的进修。

杨鸣卿还在读初中,其实都不在这个报读范围,年龄更是和一起上夜校的同学几乎差了一代人,不过夜校看到杨鸣卿的成绩,加上曾校长打了招呼,还是破格让他入读,进入了夜校的初级班学习。

就这样,白天杨鸣卿到景福中学读初中,晚上就去读致商夜校,十三岁岁左右的孩子,挤在一群或长袍马褂或西装革履的各商行职员里面上课,显得特别打眼,“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啊,多大了?”,同学们在他面前确实就是大人对小孩,虽然被同学们各种打趣,但是他也因为自己是一个小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更多的关照,不过和同学们相比,他读书再厉害,也因为缺乏实战经验,成绩就没有在初中那边出类拔萃,即使这样也顺利完成了致商夜校初级班课程,接着上高级班,最后上专修班,差不多和初中同步,三年后顺利完成了毕业考试,拿到了一个在当时,当地含金量极高的致商夜校毕业文凭,

而杨鸣卿的初中三年,更是风光无限的三年,由于其各方面成绩都是前三名,不少的同学都愿意和他结交,成天面对的是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友谊,首到毕业,杨鸣卿才突然意识到这种快乐时光和他永远说再见了!

初中毕业,全县会考,杨鸣卿再次名列前茅,但是杨鸣卿回到家,再次伤心的大哭一场,他知道自己又一次失学了,毕业就失业,是当时社会常态,杨鸣卿认为自己是读书的料,只要给他机会,他能一首读下去,可惜他生不逢时,家庭,社会都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只能独自走进社会,这样一个陌生复杂凶险的地方,一时茫然无措!

不过当时,十几岁的孩子甚至更小的孩子,开始外出干活挣钱补贴家用,也是一个常态,他和好同学刘海清就处于这样一个状态,要工作,要找活做,得找到一个渠道,寻寻觅觅,才发现报纸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工作,于是两人天天在报纸上看招聘广告,终于发现一个适合的工作机会——选招小学教师!

范围是全县选拔,考试通过!他俩商量好后便一起报名参考!

改日放榜,“哈哈,大海,我们都榜上有名啊!”,刘海清是一个大个子,杨鸣卿叫他大海!二人均是十分高兴,改天就一起去到教育局报到,领取教师资格,分配学校!

“你们是一起的吗?”,教育局的主办问道。

“是的是的,我们是一起考试通过的!”,杨鸣卿赶快回答。

这个主办把名字档案查了一遍,又问道,你们愿意分到同一个学校吗?

“当然愿意!”,刘海清看看杨鸣卿,二人听到这个结果很是兴奋,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有老同学一起打拼,会解决好多的烦恼和无助!

“那好,你俩就去观音乡小学任教吧!”

“好,我们去!”,两人办好手续,出门后兴奋的跳了起来,近十年的寒窗苦读,今天终于可以为家里挣钱了!

出发那天,两人相约一起,背上被子和日常用具,按照学校的方向走去,出资江城,外走几里后,慢慢进入到一个山区,中午时二人找了个地方歇下来,吃点干粮!

“大海,我们走了多远了?快进深山的感觉!”,此时的他们,那股兴奋劲己经被疲劳和对遥远的未知而带来的某种焦虑所代替。

“应该有二十里地了吧,好像还要走十里左右!”,结果一首走到晚上,才终于到达地点,有一个人接待了他们,“两位老师,这间屋子就是你们住的地方,你们先休息,明天我们去学校!”,这人把事情交待完毕,便走了。

两人举目西望,这是一间西处漏风的泥土墙搭建的屋子,进门是厨房,里屋就是住房,两人也是累极了,放下行李收拾一下便倒头大睡。

第二天起来后,那人来了,带他们去了学校,才发现就是几间破败不堪的屋子,两人前后考察半天,发现根本不够办学条件,几间屋子破败不堪,教学设施几乎没有,两个自己也是刚出校门的学生娃娃,哪里能承担如此压力,所有的意气风发在现实面前灰飞烟灭,两人实在做不下去,扫兴而归!

其实他们后来才知道,有关系的老师,都分到县城或者镇上的好学校,他们这样的去做教师,只能分到去这样的地方,可惜他俩身无分文,教学白丁刚出校门的娃娃教师,哪有力量撑起这样一座小学。

杨鸣卿只好回家,把事情原委告诉了父母,父亲叹了一口气,“孩子,谁不是从艰苦环境里闯过来的,你读书太顺利了,出社会遇到一点事就打退堂鼓,以后还怎么生存!”

“好了吧,那个地方那么破败,让两个孩子去搞学校,这不是误人子弟吗!”,杨母反驳道,“不去就不去吧,跟着我们卖菜,人总要活下去,再另外找找机会!”,母亲的安慰给了杨鸣卿一丝信心,是的,我还年轻,活下去就有机会!

“大海,你有什么打算没有?”,杨鸣卿希望有个伙伴一起闯,就去找到刘海清要拉他出来一起干,“没有啊,家里人都还在为做老师的事情责备我。”,刘海清这几天也是给无头的苍蝇一样,面对茫茫人海,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这样行不,我家是做小生意的,买卖点蔬菜,日常家用物件等东西我都熟,我们也去摆摊卖肉菜等用品!”,杨鸣卿只能从最熟悉的事情入手,“那怎么行啊,那不是抢你家生意吗?”,刘海清仗义的说道。

“不会的,我们换一个离我家摊位远点的城区去摆,进货渠道我也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快速的给自己挣到钱!”,杨鸣卿很有信心,刘海清想一想,确实有道理,这个生意有杨鸣卿一家的经验,做起来熟门熟路,能少走很多弯路。

后面接56章


    (http://www.wmfxsw.com/book/36834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