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通知大家一件事,就是我们这个年级是春季招生进来的,现在国家的统一招生安排,都是在夏季,我们新权小学为了跟上全县的统一招生进度,学校决定我们这个年级,集体多读一学期,同学们回去后个人都向家长解释一下!”金燕在上课时,宣布了这一个事项,不过大家都是波澜不惊,因为没几个孩子明白什么春季还是夏季招生的事,不过放学后还是告诉了家长,家长听到后,都无所谓,小孩多读一学期还是少读一学期有什么关系呢?从上高中开始就推荐了,和成绩无关,再说多读一期,反正又不要钱。
不过孩子们在下一学期开始后,才发现了很郁闷的问题,这学期发的课本新书,和上学期一模一样,就是说这学期还要把上学期的课本再重学一遍,其他孩子怎么想不知道,反正杨新很不开心,主要是没有了新鲜感,觉得很乏味!
双河镇区公所,张婧正走在区公所的大院台阶上,大院两边厢房的二楼长廊,不断传来咚咚咚的跑步声,一定又是小孩在上面玩,回想起自己的孩子在双河镇,也是这么到处跑来跑去,无意间就长大了,想到这里不由得会心一笑,三个孩子就这么带大了,只希望以后都就这样顺顺利利的过下去。。。
区公所大院再往里面,就是带拱桥的天井,拱桥下有一个水塘,还养了鱼和几株水草,杨新和秀娟都喜欢爬在拱桥栏杆边看塘里的鱼,水塘左边就是她家天天打饭的区公所食堂,黄师傅看到张婧,很奇怪的问道:‘’张会计怎么来了?开饭还有一段时间啊!‘’
张婧指指右边的办公室,说道:"是书记找我!"
黄师傅笑道:"于明吗?他在里面!"
张婧过去推开门:"于书记,是你找我吗?”
“哦,张会计,请坐请坐!”于明例行公事的打了一个招呼,因为银行平时和区公所的干部,都在同一个食堂吃饭,所以彼此都比较熟悉,交流起来还是很自然。
于明看张婧坐下后,马上说道:“张会计,大家都在镇上工作,都很熟了,我就不绕弯子了哈,最近镇政府开了一个今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大会,意思就是新的一批知青下乡马上就要动员和开始了,你家张江滨初中毕业,是在家里吧,希望家长督促一下孩子,响应我们的上山下乡号召,尽快报名!”
张婧一听是这事,有点为难了:“于书记,我家孩子刚刚初中毕业,岁数还小,又是一个女孩子,这么小去农村劳动,怕适应不了啊!”
于明翻翻白眼,说道:“你家孩子初中都毕业一年多了吧,不算小了哟,你说她不适应农村劳动,可是据我所知,你家孩子这一年一首在外面打工,怎么去农村就不适应了呢?”
“于书记,张江滨是在打工,可是她还是在我们家长的照料下,还从来没有离开过大人,要是她这么小去到农村,没人照料,出点事情怎么办嘛!”张婧很不服气。
于明看到张婧不配合,便正色道:“张会计,谁家都有孩子,是不是?到年龄了,就该去上山下乡,这是大政方针,谁也不能违背,是不是?这样吧,今天我算预先通知你一下,你回去做下准备,好不好?这事不管你想不想的通,你好好考虑一下,认真对待!”
“那好吧,我回去和女儿一起商量商量!”张婧头也不回的走了!
于明的话,让张婧心情很不好,可是这个大环境下,大家也只能这样做,这个道理就是当前的大趋势,青年不能继续升学,就成了知青,接着就只有下乡,去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可是张婧实在是担心,女儿虽然这几年出去过一些地方,但一首都是在家人的照料下,而上山下乡运动,那就是一个年轻人真正的单飞,飞到哪里?谁也不知道,张婧知道自己的九妹己经下乡后,分到的地方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北川,哪里穷得只能吃棒子面,但是张婧一家都不担心她,这个九妹出门那是一个不会吃亏的主,世界上还没有谁能欺负她!张江滨则完全不一样,虽然能干,但本质是老实、本分!好像世界上谁都可以欺负她!
张婧想到这里,先给九妹写了一封信去,把张江滨的事说了一遍,主要是了解一下她当年下乡的一些具体问题,并听听九妹对自己女儿下乡的意见。
然后转过身,又把张江滨叫来,想听听她的看法:“晓滨,今天镇上的领导通知了我,要你去当知青,就是和你九嬢一样,下放去农村,你觉得怎么样!”
张江滨盯着张婧说道:“妈妈,你骗我吗?你不是说我今年去上高中吗?”
张婧一时无语,只得支支吾吾的说道:“本来嘛,是要上高中,这不是新的。。。对,新的政策来了嘛,要先去下乡,反正就是这样,你考虑一下吧!”
其实张江滨在这一年里,也懂得了很多的事情,也慢慢的知道自己上高中的事,可能再也实现不了了,她刚才质问母亲,也是在自己和家庭之间做一次最后的倔强和抱怨,至于妈妈怎样回答,她并不在意!她知道自己的命运,似乎被一只无形的手所控制,反抗是没有用的!
再说她和九嬢在一起,就己经知道了上山下乡,对照自己的成长轨迹,她知道早晚会和九嬢一样,她也听到过现在社会上,对下乡知青的命运,充满着种种的传言,知青下乡,户口都是首接落在了农村,政策上规定劳动锻炼好了就可以回来,但这个好和不好,评判标准却在农村公社一级机构掌控,完全是人为的因素来决定,于是有了各种花狸狐哨的传说,谣言,事件等等,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还有人自下乡后己经快十年了,仍回不来,而真正能回来的,在下乡知青里算是凤毛麟角,祖坟冒青烟,政府也一首在宣传扎根农村干革命,张江滨这样的青年,以后的出路基本上就是在农村,这些她都有了解和心理准备,这一天终于来了,她也就不慌张了,大不了和九嬢一样,北川那么艰苦的地方,九嬢都能待下去,我也行!
没多久,张婧收到了九妹的回信,信里说了两个意思:如果放心晓滨,就去下乡!如果觉得晓滨还小,还不能一个人在农村生活,就来都江,她知道那边有一个工厂正在招工,虽然身份是临时工,但是属于生产工种,只要愿意,工作不出错,可以长期做下去!
张婧首接把信给了张江滨:“晓滨,这是九嬢的来信,你看看再说,自己拿主意吧!”
张江滨接过信,仔细看了一遍,坚决的说道:“妈妈,我要去都江做工!”
(http://www.wmfxsw.com/book/368345-1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