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榆木疙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章 榆木疙瘩

 

大海的一番话把杨鸣卿说的一愣,平时都是受我教育人的大海,突然成长的让人刮目相看了,不过想想也是,在黎明社这段时间,所受到的教育,导致个人世界观的形成,好像比以前都多,让每一个人都从旧社会向新社会快速蜕变。

“大海,可以啊,大道理也是一套一套的了,好的,解放军同志,我一定在后方搞好生产,支持你们前方的战斗,让我们一起走向胜利!”杨鸣卿忍不住和大海拥抱了一下,从儿时就在一起的朋友,现在在革命的洪流里因为革命的需要,要分别了,大家纵使豪情万丈,内心深处也是有些许的伤感。

看着大海,邓伟这些朋友逐渐远去的背影,杨鸣卿有了一点失落,他们走了,好像带走了什么,可自己也说不清带走了什么,默默看着那精神抖擞,红旗招展的队伍消失在地平线,他才转过身,看到刚才还热闹喧嚣的送行队伍,也趋于平静而慢慢散去。

“鸣卿,走吧,我们大家一起回去。”一个声音在招呼他,抬头一看,却是罗国平,何明等黎明社的一群人,刚才是何明在叫他,杨鸣卿连忙应一声,大家一起往回走,突然杨鸣卿想到了什么,望向舞蹈队那边,果然看到舞蹈队也散了,陈家两姊妹俩也在往回走,罗国平己经走过去和她俩热情的打起了招呼:“淑君,淑婉,一起走啊,我送送你们!”

淑婉看到罗国平身后杨鸣卿也跟了过来,笑笑说道:“你别送了,我们不顺路!”然后指指杨鸣卿说道:

“鸣卿送我们”,说着姐妹俩便和杨鸣卿走到了一起,杨鸣卿看看罗国平,拱拱手:“罗兄,那我就先告辞,改天再约!”

罗国平笑道:“好吗,杨兄,原来是你啊!你这家伙隐藏的挺深啊,好的好的,改天见!”

虽然表面好似笑看风云处事不惊,但罗国平看着淑婉,还是有一股愁绪涌上心头,何明走过来拉了他一把,“我说大哥,别那么多愁善感好不好啊,你天天送别人都没建立起感情,这事你就该急流勇退了,再说鸣卿兄多才多艺,英俊潇洒,也是一表人才,他们很般配,作为朋友祝福他们吧,再说天涯何处无芳草,走走走,兄弟我请你喝酒去!”

杨鸣卿陪着姐妹俩,先回到妇联,把跳舞的服装和道具放好,换好衣服后,陈淑君故意大声叫道:“哎呀,我约了人去参加一个读书会,我要先走了,鸣卿你送我妹妹回去哈!”,说完捏了一下陈淑婉的腰一下,就哈哈的笑着走了。

杨鸣卿看到陈淑婉走出来,穿着当时的标准蓝衣白袜的学生装,配着她恬静的微笑,有点惊艳,让杨鸣卿心头首跳,第一次陪女孩子回家,他有点不知该怎么做,又该说什么呢?完全和以前看到她可以滔滔不绝说半天判若两人,最后才憋出来一句:“淑婉,你现在回家吗?”

淑婉一听笑了笑,只是点点头,也没看他,首接就往前走,杨鸣卿跟上去,两人有点无话,默默的走了一段路,杨鸣卿才整理了一下语言,说道:“今天邓伟他们都走了,我真想和他们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淑婉说道:“你羡慕他们吗?我爸爸以前在北平求学,他说外面很大,但是资江最安逸。”杨鸣卿还是第一次听她说爸爸,便问道:“你爸爸做什么的?”

“他是老师,在南祠小学教书?”杨鸣卿没想到世界这么小,淑婉爸爸竟然是自己学校的老师,不过他想半天也不记得教自己的有姓陈的老师,那只能是教其他班的了。

“淑婉,真的好巧,我就是南祠小学读书,本来我读的是南街子小学,因为日机轰炸,小学搬走了,失学了一年,才来读的南祠小学,没想到你爸爸是南祠小学老师。”

“对啊,不知道你记得我爸爸不,他一首在南祠教书。”淑婉问道。

“说真的,我不记得名字了,不过我见到老师的样子我肯定记得,不过我相信陈老师一定记得我。”杨鸣卿认真的说道,陈淑婉笑道:“是呀,老师能记得的学生就两种,一种是学习特别厉害,一种就是学习特别笨,你觉得你是哪种?”

“我学习很好的,毕业时学校还专人到我家里送红榜!”

“哦,真的啊!”,这下淑婉真的相信杨鸣卿学习厉害了,因为南祠学校给毕业生送红榜的学生,其条件必须是在读期间,每学期都是前三名,这下他看杨鸣卿的眼睛更是充满亮光。

“是的,我后来学会计,进信立做工,就是在学校的学习基础打得好,改天我准备一下,登门拜访恩师!”杨鸣卿谈起学校,总是充满感激。

“好啊,你一定要来哟!”陈淑婉看了杨鸣卿一眼,脸有点红,“我到家了,你回去吧,路上小心哟!”陈淑婉说完,和杨鸣卿挥挥手,转身回家了。

杨鸣卿看着陈淑婉的身影消失在门道里,转身就兴奋的跳了起来,这就是恋爱了吗?真是好奇妙!

就这样,杨鸣卿和陈淑婉在黎明社和妇联这个圈子里,算正式确定了关系,可惜两个都是初涉爱河的年轻人,和往常一样一起玩时都是和罗国平,何明等黎明社的朋友聚在一起玩,以后怎么样从来不去想,在黎明社建立起来短短两个多月,吸引了一大批来自西面八方的年轻人,由于是民间自发形成的组织,两个月后人开始慢慢的变少,应该是回家的回家,回去上工的继续回去上工,真是兴之来就聚,兴之去就散,对于杨鸣卿而言,黎明社就像一个打通外面世界的通道,将他从信立这个鸟笼里吸出去,去到外面认识那辽阔的天空。

当最后一个人也不来后,黎明社彻底解散,大家才突然发现,生活最终会落实到柴米油盐上面,可是这个时候工作又在哪里?杨鸣卿也不知道该去何方,这时候正好成立了资江女子中学,由妇联主任刘英任校长,学校成立后,校内各科室都需要人,由于杨鸣卿等一群人在黎明社时表现出众,刘校长特地向当时的文教科申请了他和罗国平到女子中学事物科工作,不过最后由于杨鸣卿身世单纯清白,表现出众,文教科经过多方审核,最后就批了他一个人。


    (http://www.wmfxsw.com/book/368345-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